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可在人类中造成轻症至重症感染。自2019年12月在中国首次报道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SARS-CoV-2与SARS-CoV的相似性约79%,与MERS-CoV的相似性约50%,其传染性远强于SARS-CoV及MERS-CoV,不同国家的住院死亡率在4%至30%之间。COVID-19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从无症状到呼吸道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发展为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与COVID-19相关的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衰竭,其次是脓毒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出血和心力衰竭。尽早发现重症患者预警因素,给予恰当干预可以有效预防病情加重,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通过两年多的积极防控和救治,我国境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仅在个别地区出现局部暴发和少数境外输入病例。但由于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且有可能较长时期存在,新冠肺炎在我国传播和扩散的风险也将持续存在。2022年初,河北、东北等多个省市已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最大可能的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早期发现、隔离无症状感染病例、确诊病例,是当前控制传染源、降低发病率的重中之重。针对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者,采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健康监测、定期核酸检测等措施,固定场所、集中管理密切接触者,随时根据确诊情况转入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并尽可能的减少因密切接触者引起的病毒再次传播,那么在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中我们如何更好的预防感染病例的发生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发现,我们设计了这一研究。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比重症与非重症、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与临床诊断病例(核酸检测阴性)两个亚组临床特征,探讨患者病情进展的早期预警因素。第二部分探讨评估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肺栓塞事件的合并发生率和此类事件对预后的影响。第三部分对与COVID-19感染者密切接触的受试者进行一项连花清瘟胶囊的前瞻性开放标签对照试验,探索连花清瘟胶囊在预防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后COVID-19发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第一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重症预警指标及药物疗效分析目的:自2019年12月以来,中国武汉暴发了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且全球疫情呈蔓延之势。我们的目的是描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导致患者由普通型向重症、危重症转化的预警因素,并对目前抗病毒药物的疗效进行评价,旨在寻找更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这是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我们纳入了自2020年1月11日至2020年3月13日入住武汉市第七医院的550例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收集其流行病学、临床资料、实验室和影像学特征以及治疗和转归等数据。并重点分析武汉疫情期间新冠病例特点,将其分为重症与非重症、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与临床诊断病例(核酸检测阴性)两个亚组,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病情进展的早期预警因素。结果:在550例新冠肺炎患者中,女性292例(53.1%),男性258例(46.9%);年龄60岁以上(包含60岁)者277例(50.4%);56例(10.2%)为聚集性发病;高血压(184[33.5%])、糖尿病(77[14.0%])、心脏病(56[10.2%])及恶性肿瘤(23[4.2%])是患者最常合并的基础疾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372[67.7%]),其次为干咳(257[46.7%])、呼吸困难(237[43.1%])、乏力(224[40.7%])、咳痰(169[30.7%])及腹痛/腹泻(75[13.6%]);250例(49.8%)患者出现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其中绝大部分为重症患者;常见三大并发症包括急性心肌损伤(111[20.2%])、继发感染(110[20.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9[12.5%])。核酸检测阳性与核酸检测阴性病例的临床特征相似,但心动过速(18[14.1%],P<0.001)和头痛(13[10.2%],P=0.001)多见于核酸检测阴性者。年龄≥60岁(3.022,1.130-8.083;P=0.028)、D-Dimer>0.243μg/ml(2.734,1.012-7.387;P=0.047)、较低的氧合指数(0.984,0.980-0.989;P<0.001),可作为发生重症COVID-19的早期预警指标;重症患者中,阿比朵尔单药治疗有效率为73.3%(22/30),疗效优于利巴韦林(7/17[41.2%],P=0.029),阿比朵尔联合利巴韦林亦或奥司他韦组,均比利巴韦林联合奥司他韦组有更好的疗效。小结:重症COVID-19患者通常合并更多的基础疾病,同时在临床症状上也有更多样的表现;核酸检测阳性与核酸检测阴性病例的临床特征大体相似;年龄≥60岁、D-Dimer>0.243μg/ml、较低的氧合指数,可作为患者发生重症的早期预警指标;阿比朵尔可能会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我们仍需要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进一步科学评估药物疗效。第二部分COVID-19中肺栓塞的发生率和预后价值的Meta分析目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肺栓塞较为常见并影响患者预后,但肺栓塞的发生率在众多的研究中有所不同。本研究旨在评估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肺栓塞事件的合并发生率和此类事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在Pub Med、Em Base和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系统地搜索了在2021年10月20日或之前发表的符合研究要求的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肺栓塞的合并发生率。此外,通过测量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似然比(PLR和NLR)、诊断比值比(DOR)和ROC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其对评估预后的价值。结果:选取了36项研究,涉及10,367例COVID-19患者进行最终的Meta分析。COVID-19患者的肺栓塞累计发生率为21%(95%CI:18%-24%;P<0.001),ICU和非ICU患者的肺栓塞发生率分别为26%(95%CI:22%-31%;P<0.001)和17%(95%CI:14%-20%;P<0.001)。同时评估肺栓塞在入住ICU中的预测作用,其敏感性、特异性、PLR、NLR、DOR和AUC分别为0.31(95%CI:0.21-0.42)、0.84(95%CI:0.75-0.90)、1.88(95%CI:1.45-2.45)、0.83(95%CI:0.75-0.91)、2.25(95%CI:1.64-3.08)和0.61(95%CI:0.57-0.65)。小结:本研究发现COVID-19患者肺栓塞发生率较高,ICU患者肺栓塞发生率高于非ICU患者。第三部分连花清瘟胶囊对新冠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预防效果的真实世界研究:一项前瞻性开放标签对照试验目的:新冠病毒肺炎已导致全球暴发。社区和密切接触暴露继续推动着新冠肺炎的流行。目前尚无针对疑似和密切接触人群的确认有效的治疗药物。连花清瘟胶囊(Lianhuaqingwen capsules,LH)是一种已上市的中草药产品,已被证明对流感及新冠肺炎有效。本研究旨在探讨LH预防SARS-CoV-2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们对COVID-19密切接触者行LH前瞻性开放性对照试验。分为对照组和LH治疗组(4粒,3次/d),连续14天。主要终点是隔离医学观察期内鼻、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率。结果:共纳入1976例患者(治疗组1101例和对照组875例)。治疗组隔离医学观察期(14天)内鼻、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27%vs.1.14%,平均差异:-0.87%,95%CI:-1.83~-0.13,P=0.0174)。在不同密切接触状态受试者中,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期(14天)内鼻、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6.45%vs.11.43%,P=0.6762);次要密切接触者治疗组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9%vs.0.71%,P=0.0485)。整个研究过程中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小结:根据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上结果表明,LH可以考虑用于预防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后COVID-19的发病。结论:1.重症COVID-19患者通常合并更多的基础疾病,同时在临床症状上也有更多样的表现;年龄≥60岁、D-Dimer>0.243μg/ml、较低的氧合指数,可作为COVID-19患者转化为重症病例的早期预警指标。2.COVID-19患者肺栓塞发生率较高,ICU患者肺栓塞发生率高于非ICU患者。3.连花清瘟胶囊可以考虑用于预防与SARS-COV-2感染者密切接触后COVID-19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