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并且可以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心理学基础,同时,数学领域的自我效能感需要人们深入研究与发掘。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形式,以数学自我效能感量表与几何测试卷为研究工具,探讨八年级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与几何解题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此,本研究选择沈阳市两所初级中学的140名八年级学生作为被试,将编制的数学自我效能感量表与几何问题测试卷两项研究工具相结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并且可以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心理学基础,同时,数学领域的自我效能感需要人们深入研究与发掘。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形式,以数学自我效能感量表与几何测试卷为研究工具,探讨八年级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与几何解题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此,本研究选择沈阳市两所初级中学的140名八年级学生作为被试,将编制的数学自我效能感量表与几何问题测试卷两项研究工具相结合进行调查研究。本研究将主要回答以下问题:第一,八年级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与几何解题能力的总体水平如何?第二,在不同性别、不同难度题目、不同问题情境下,八年级学生的数学自我效能感、几何解题能力是否存在差异?第三,数学自我效能感对几何解题能力是否产生影响?影响程度如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的研究方法,得出研究结论:(1)八年级学生几何解题能力处于及格水平之上,普遍具有较高的数学自我效能感,大部分甚至超过一半的学生高估了自身几何解题的能力,大部分男生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女生的自我效能感较为分散,男生对自身几何解题能力的判断水平总体较高于女生。(2)随着几何题目难度的升高,八年级学生的数学自我效能感逐渐降低。学生在简单题上对自己几何解题能力的判断与实际能力几乎一致,对中等题的判断轻度高估或一致,而对偏难题的判断表现为严重高估。(3)学生在抽象与具体两种情境下的几何解题能力、数学自我效能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在抽象情境中的数学自我效能感、几何解题能力,均比其在具体情境中表现得更优。(4)数学自我效能感对几何解题能力具有预测作用。(5)通过访谈法得出,数学自我效能感通过认知、情感、动机与选择过程作用于几何解题的全过程。最后根据研究结果,针对每个解题环节提出可以提升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解题能力的方法与策略,以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予以实施。
其他文献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高质量成为关键词,提升课堂质量,减轻学生压力迫在眉睫。高质量的教学需要高效率的学习行为与教学行为。在“互联网+教育”的大环境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基于数据实施精准化、个性化教学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数学试卷讲评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诊断学情、巩固知识,对提高学生反思能力及问题解决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的课型。但常规的试卷讲评课存在重点不突出、易错点把握不准确,教学低
由于工业长期以经济增长为目的,而忽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导致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严重,尤其是土壤污染问题越发突显。本文针对土壤环境调查工作展开研究,从土壤现场采样工作出发,对地块土壤调查采样、程序、方法进行分析,并进行土壤监测采样技术方面的研究,以期提高地块土壤调查现场采样的工作效率,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充分肯定了学习革命文化的重要性,(1)且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要求里强调考试命题要关注学生对革命文化等的体认。基于此,本论文以教师和学生为究对象,以两所学校为调查样本,通过对初中语文革命文化作品的教师教学现状及学生学习现状进行的调查及分析,提出初中革命文化作品的有效教学策略。本研究将从以下四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通过介绍统编版初中语文革命文化作品及教学的研究
21世纪,“互联网+各个行业”成为一种新发展趋势。而教育作为一项有组织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教师们需要与时俱进,关注并研究“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其中,写作在语文考试中占据大比分,不仅成为令众多语文教师困扰的教学部分,也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抗拒和焦虑情绪。2022年4月21日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教师要重视写作并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理应积极探索
当今社会对中学生思维创新性的培养要求,正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高速蓬勃发展,与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而逐步提升。而逆向思维就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发散思维。人们普遍都更倾向于顺应事物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处理生活与学习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少有能够主动从问题的反面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这种情况被称为思维定势。合理运用逆向思维在很多时候都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破除思维定势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核心素养板块提出:要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通过数学的眼光,可以从现实世界的客观现象中发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这体现了数学问题提出能力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调查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现状,寻找影响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因素,希望可以引起教师对“问题提出”能力的重视,并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学,提高学生的问题
初中是学生获得“四基”,发展“四能”,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初中数学作为中学数学的基础,对高中数学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错题是正常现象,错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在知识方面的不足,在意识上的偏差与马虎。如何对待错题,能否对错题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极大影响。本文在研读多位学者关于错题管理方面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将沈阳市S初
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是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提高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至关重要,而学生数学元认知水平与其问题解决能力息息相关。但学生的数学元认知水平能否作为独立的影响因素对其问题解决能力起到正向驱动作用,能否基于数学元认知的角度提出提高其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教学建议,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借鉴王光明教授的数学元认知水平调查问卷,并自编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测试题以及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自我
伴随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数学教材作为知识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有效推动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其中问题情境的设置特点以及教师对问题情境的把握程度,对学生品格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因此,针对教材中问题情境的设置及使用现状进行研究,对于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具
2021年7月,国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因此,“作业减负”再一次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起到巩固知识、检验学习成果等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初中数学课后作业存在着作业量大、作业类型单一、缺少针对性以及作业批改敷衍等问题,并没有发挥课后作业的育人功能,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提高初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