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科教育学虽作为生物学教师教育的主干课程,但长期以来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专业化生物学教师的培养需求。为了紧跟世界教师教育发展潮流,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培养专业化生物学教师,正确地指导生物学教育教学实践,本文选取生物学科教育学课程最基础也最关键的内容与结构问题进行探讨,试图建构理想化的生物学科教育学课程体系,以利于专业化生物学教师的培养。本文以文献法为主,辅以访谈法和问卷法,对生物学科教育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探讨课程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照,采用模块化构建生物学科教育学课程群。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生物学科教育学的涵义进行界定,找出了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片面、课程内容贫乏、课程结构僵化、教学方式单一、课程评价低效等方面;第二部分对生物学科教育学课程内容与结构的构建依据进行探讨。其中,从对课程构建的理论基础、社会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和现代生物学教师的素质结构四方面探讨理论依据;从对生物学教师和实习生的情况调查和相关文献研究探讨实践参照;第三部分是对生物学科教育学课程内容与结构的实施设计,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角度构建生物学科教育学课程群,并对课程作出了教学计划;第四部分写本课程构建和实施的效果与体会,总结经验教训,找准今后的研究重心。经过一系列的分析讨论,笔者认为,生物学科教育学应始终以生物学教学为载体,以培养“整体发展的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生物学教师教育的全过程。为培养专业化生物学教师,生物学科教育学应对教师教育过程进行重新设计,将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相结合,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这个体系以基本知识课程、基本技能课程、实践活动课程三者作为主干模块。大模块里面又包含许多小的模块,如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实践模块、专题模块等,这样就把“包罗万象”的一门课程分解为多门具体详细的子课程,并且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从而构建出一个既有必修课程,又有选修课程;既有理论课程,又有实践课程;既有宏观课程,又有微观课程较为全面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本课题的研究从专业化生物学教师的整体发展出发,融合多种课程资源,构建生物学教师教育的大课程体系,突破了以往那种将生物学科教育学局限于一本纸质教材的传统框架,希望它能抛砖引玉,引起学界探求的目光,来共同振兴这门学科,发展这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