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文学老祖母”多丽丝·莱莘,被称之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杰出的西方女性作家之一。《金色笔记》是她最负盛名的作品,莱莘也因此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小说中,莱莘向我们描绘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英国社会中知识女性的生活状况和她们对生存意义的探索。本文试图用弗洛姆的自由论分析《金色笔记》中的“自由女性”以及她们如何走出困境,从而实现自我,获得真正自由。
埃里希·弗罗姆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他的自由观的核心是真正的自由是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统一。本论文的重点是分析“自由女性”的困境,在实现消极自由后,如何逐步走向积极自由,拥有正常的生活,实现自我。小说中,两个自称为“自由女性”的女人安娜和摩莉是与传统女性截然不同的“新女性”。然而,事实上,由于混乱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的束缚,她们并未获得真正的自由,反而身陷困境。小说中的“自由女性”仅仅实现了消极自由,她们看似自由的生活也因此出现种种危机和矛盾,最终导致了安娜的精神分裂。
弗洛姆提出,自发性爱和创造性工作是获得积极自由的途径。女性通过自发性爱和创造性工作逐步实现了男性世界与女性世界的融合,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弗洛姆强调的男女世界的融合与女性主义者弗尼吉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是相契合的。小说中的安娜通过不断地反思,分析和认识自我,而且还担任了婚姻顾问,又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最终,安娜逐步地克服了心理障碍,并对男性有了新的认识:女性和男性应该是朋友而不是敌人,男性和女性是社会中必不可少、相互依存的两个部分。
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尽管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安娜没有获得她先前观念里的“自由”,但是,她最终通过自发性爱和创造性工作一步步地向积极自由靠近,逐步走向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统一。安娜和摩莉的回归家庭,不是女性自由的失败,而是男性世界和女性世界的融合,同时,这也是整个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