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传统藏文文法《三十颂》((?))和《音势论》((?))及梵文文法((?))和梵文拼读法((?))等为基础,运用语音学、实验语音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及方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录音软件Adobe Auditon 3.0和声学分析软件praat,较全面地描写和分析了藏语康方言玉树话的语音特征及其演变。本文首先概述了玉树的地理和人文历史情况,介绍了玉树话的方言系属和本文的研究方法。主体部分主要分为玉树话辅音声母的音位和历史来源(第二、三、四章),玉树话辅音声母的实验分析两大部分(第五、六、七章)。第一部分中,首先分析了玉树话的单辅音声母(包括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颤音、边音及边擦音六类)的音位概况,并通过与藏文的对比详细梳理了每个音位的历史来源。其次,是对复辅音声母的音位和历史来源的分析。再次,本文归纳并分析了玉树话中一类独特的语音-词汇现象,即某些辅音之间(主要是塞擦音和擦音)存在着可以互相变读的情况,但是它们是以某些词汇为发生的基础,不是完全自由的音位交替。其中又可以再分为词汇性变读和语音条件变读两类,前者是在某些特定的词汇中,辅音声母可以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变读情况,后者则是在多音节词的词中位置上辅音声母发生交替,有明显的语音条件限制。本文里一共介绍了九组变读的辅音声母。我们认为它们的存在和玉树话具有空间(三大方言的交接地带)和时间(古藏语向现代藏语发展)的过渡性有关。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运用实验语音学声学分析软件praat,提取时长、基频、振幅大小、共振峰等参数数据,并配合语图等对每个音位进行了数据分析,还有对同发音部位和同发音方法的音位之间的内部比较和分析。文章依次对塞音和塞擦音、擦音,以及鼻音、颤音和边音等辅音声母进行了逐个的声学分析。本文最后以斯瓦迪士百词表,华侃《藏语安多方言词汇》,孔江平、于洪志等的《藏语方言调查表》所录词汇为基础,搜集汇总了笔者家乡方言口语中经常使用的或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词汇,利用国际音标记音,并加上藏文和藏文拉丁转写,形成了一份词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