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秋长篇小说家庭书写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5205205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涵秋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之一,所著长篇小说达三十余部,是清末民初时期的文学家、报人、编辑,被誉为民国初年扬州派作家的领袖。李涵秋小说题材大致可以分为社会、言情、家庭三大类,而这三大题材往往在某一部长篇小说中交汇。他善于通过小家庭和家庭中的小人物,反映家庭的悲欢离合和社会时代的变迁,更怀有整顿家庭,然后整顿社会的责任感。但是,就研究现状来看,对其社会言情小说和三大代表作的研究占据了绝大多数,在对其小说整体进行研究的成果中,对家庭书写也只是简单提及,这也为本文留下了研究空间。本文从李涵秋创作的长篇小说入手,以小说中的家庭为切入点,考察其家庭书写在题材内容、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方面的特点,进一步发现李涵秋小说创作的价值和特色。
  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主要是对学界目前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简单综述,并在总结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本文研究的基本方法、思路及创新点。此外,对李涵秋的生平和小说创作道路,及其与“鸳鸯蝴蝶派”的关系,进行归纳介绍,为论述的开展奠定基础。
  正文部分由二至五章构成:
  第二章主要论述李涵秋长篇小说家庭书写,对清末民初时期中下层家庭图景的展现,从三个层面来进行论述。首先,其反映了中下层家庭婚姻生活的时代变化,包括士绅家庭内部种种丑陋现象、家庭伦理道德的新旧冲突,以及婚姻结合方式的多样性三个方面。其次,从小说文本出发,对其长篇小说中涉及的家庭进行整理,着重分析地方绅商家庭和知识分子家庭两类。最后,对小说中所写中下层家庭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有处于清末民初过渡时期,家庭关系趋于简化,以及带有作者家庭生活经历色彩等特点。
  第三章主要论述清末民初社会过渡时期,李涵秋小说对不同类型家庭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对家庭内部人伦关系的展示。一方面,家庭中的人物受到先进思想的影响,或被动或主动地发生改变。另一方面,传统思想仍旧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之中,家庭中的子孙对家庭还有所眷恋和妥协。因为没有正确的指导和规范,女性的觉醒之路更是异常艰难。具体表现在顺应社会改变的家长形象、重新回归家庭的子孙形象、艰难觉醒的家庭女性形象三个方面。在对家庭成员复杂关系的描写中,亲子关系、婚姻关系、婆媳关系也是其着力表现的对象,由此展现了时代风潮激荡之下,家庭内部伦理关系之间的和谐与冲突。
  第四章主要论述在清末民初文学转型的背景下,李涵秋长篇小说家庭书写的艺术特点。首先,在情节结构上,对传统家庭小说有一定的继承和突破,继承了因果报应的情节安排和由家及国的网状结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以家庭为主的线性结构。其次,在叙事特色方面,对传统的家庭死亡叙事、僧道叙事、家庭日常生活叙事有一定的借鉴和丰富,同时在家庭书写中尝试运用限制叙事视角。最后,因为小说观念的转变,报刊销量等原因,其小说家庭书写具有一定的市民倾向,力求满足市民读者的阅读需求,体现在技巧、语言等方面。
  第五章主要论述李涵秋长篇小说家庭书写的价值与意义,从三个层面来展开。首先,李涵秋的家庭书写包含着他本人的婚姻家庭观念,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矛盾态度,是其个性价值的体现。其次,李涵秋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其家庭书写对“鸳鸯蝴蝶派”小说观念、题材、形式有所丰富,对之后通俗文学作家也有一定的影响,是其对“鸳鸯蝴蝶派”有所价值的体现。最后,李涵秋的家庭书写处于清末民初文学转型时期,对传统小说家庭书写有一定的继承,同时呼应了启蒙救国的小说观念,具有启蒙意义和现代色彩,是其时代价值的体现。
  结语部分在全文的基础上,再次对李涵秋长篇小说家庭书写进行概述。既看到他小说家庭书写的价值和现实进步意义,也看到其存在的局限性和时代性,较为全面地把握李涵秋小说家庭书写的内涵,同时提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在“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的蛊惑下,“外籍战士”的流动呈现出全球化的特点。欧美国家也无法置身事外,“生产”了大量的“外籍战士”进入伊叙地区进行“圣战”。但在此过程中,存在一个令人困惑、有待回答的现象:为何不同的欧美国家在“输出”“外籍战士”数量上存在明显差异?基于“外籍战士”本身的激进性和跨国流动性,本文拟从国家抑制其出走的意愿和能力两方面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考察。通过考察,本文认为,移民融入程度和
学位
在总预算有限的条件下,援助国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援助资源进行分割,决定援助的对象和多寡,日本也不例外。21世纪以来,曾经盛极一时的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不断削减,走向终结;而长期并未受到日本特别重视的对印政府开发援助却逐步攀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围绕日本政府开发援助政策中的这种国别性和阶段性“双重标准”,显然不能简单地以战略考量一言以蔽之。  究其实质,援助国在政府开发援助中兼具“经济人”角
学位
叶适政治思想中的制度思维特色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既有研究较为笼统的分析叶适的制度思考,对政治制度的具体含义不加辨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把政治制度具体细化为纪纲和法度两个概念,指出叶适提出了一套包括制度释义、制度归因和制度改革三部分在内的政治制度学说;并且在历史语境主义方法论的启示下,认为政治制度学说不仅是叶适对宋朝积弊丛生的现实做出的回应,也是他与理学家进行话语斗争的产物。第一章从政治背景、社会文
葫芦意象从《诗经》时代片段式的描绘与抒写,经汉魏晋时期文人诗歌的发展,至唐代,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意象群体系。本文以查检统计的229首含葫芦意象的唐诗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对葫芦别称之衍变及意象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梳理,正文辅以数据统计与归纳、文献学研究以及文本分析研究的方法,将葫芦意象主要分为“瓠葫芦”意象、“匏葫芦”意象、“瓢葫芦”意象、“壶天葫芦”意象以及以葫芦为统称的“葫芦”意象这五大类,进一
学位
“鲧復生禹”神话出自《山海经·海内经》,原本表示鲧禹之间具有生命和事业的双重继承关系,尤其强调禹对鲧治水事业的继承。后逐渐演变为“鲧腹生禹”神话,叙述鲧被殛死,剖而产禹的奇异故事。本文拟以“鲧復生禹”神话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古籍文献出发,结合民俗学、神话学、人类学理论,首先释读“鲧復生禹”中的“復”与“生”。再从“鲧復生禹”神话情节演变中的三个关键要素入手,分析由“復”而“腹”、由“
学位
“扶桑”最早出自《山海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句,梳理“扶桑”演变历程,发现,“扶桑”的仙话为“扶桑”的历史化演变提供了内容和叙述模式上的参考与借鉴。  汉代《海内十洲记》“扶桑”叙述模式为“地方+仙人活动场所+扶桑树+生活环境+仙人的职责能力”,东晋时期的《枕中书》“扶桑”叙述模式变为“仙人+地方+扶桑树+仙人生活情况+附近地方与仙人”,魏晋六朝时期“扶桑”的仙话演变进一步加强。
学位
顾印愚是西蜀派诗人杰出代表之一,他年少成名,博览群书,留有《成都顾先生诗集》十卷,补遗一卷,存诗七百余首。他也集诗成联,留有作品《宋锦贉题》。  本文通过细读《顾印愚集》,并在整理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围绕顾印愚其人及诗歌等方面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从顾印愚的研现状以及研究意义进行整理分析,对顾印愚其人、其诗、其集联、其书法等方面有一个总体把握。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顾印愚的生平。主要论述
学位
王闿运是晚清重要的文学家、经学家、史学家,其所著的《楚辞释》被后世誉为独步当时。首先,针对《楚辞释》的成书年代,学界聚焦于1883或1885年,通过对其书信中“丁帅即世”的具体时间节点的考察,本文考定其书成于1885年。其次,针对《楚辞释》对《高唐赋》的收录问题。有学者称王氏将《高唐赋》选为楚辞是为“首创”,但晁补之《变离骚》已经选录。王氏称楚国之高唐观暗喻齐国的高唐邑,称顷襄王往见神女实为“联齐
学位
沈从文按自己的理解认知挖掘抒情浪漫的本真人性和乡土情感,延续了明代性灵文学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姿态。他认为小说并非是僵硬的文学表达方式,而是用文字很恰当记录下来的人事,包括社会现象和梦的现象,前者主要是完善小说的社会使命,后者是诗意抒情的叙述手段。秉承这一创作理念,沈从文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梦境描写和梦幻叙述,作者用“梦”重构自然与人事,在缥缈独特的梦意象中倾注丰沛的情绪,“梦”成为叙事风格的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