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景物描写是初中阶段记叙文写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景物描写是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的必要条件。但当前初中学生景物描写中存在缺少新意、缺少特点、缺乏情感等问题,不能达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抓住事物的特征”、“真情实感”、“表达力求有创意”等要求,更不能在文中起到表达人物情感、烘托环境气氛等景物描写应有的作用。当前对于记叙文写作指导的研究多集中在审题、立义方面,针对于景物描写的写作指导较少,仅有的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物描写是初中阶段记叙文写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景物描写是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的必要条件。但当前初中学生景物描写中存在缺少新意、缺少特点、缺乏情感等问题,不能达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抓住事物的特征”、“真情实感”、“表达力求有创意”等要求,更不能在文中起到表达人物情感、烘托环境气氛等景物描写应有的作用。当前对于记叙文写作指导的研究多集中在审题、立义方面,针对于景物描写的写作指导较少,仅有的研究文献多集中在景物描写的方法策略上,但所提出的景物描写方法也是千篇一律,缺少具有创新性的景物描写方法。同时,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也提出了要求,如“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想象力”、“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等,但关于发展学生想象力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阅读教学,通过写作中的景物描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研究还极为稀少,并且存在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等问题。针对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景物描写和想象力培养要求,本文将进行现象学想象理论指导下的初中作文景物描写教学研究,争取实现学生景物描写能力和想象力共同发展的目标。现象学理论下的想象与当前心理学、文艺学和写作学中的想象不同,认为想象的本质是知觉体验的“当下化”或者“再现”。本文将通过梳理知觉和想象的关系,探究想象变更的方式,让学生在想象中重新组合知觉体验的构成要素,从而使日常的景物呈现出新颖的样态,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本文将在前人的理论和教学研究基础之上,将现象学的想象理论运用到初中作文景物描写当中。运用该理论可以达到以下目的:第一,提供富有想象力的景物描写方法,提高学生景物描写水平;第二,养成现象学的思维和态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本论文围绕论题总共分为五章展开。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现状等;第二章为初中学生景物描写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三章主要是比较现象学想象与心理学、文艺学和写作学中想象的不同,探究现象学视域下想象与知觉的联系,解释想象的本质与想象对象的构成要素;第四章承接第三章的内容,重新组合知觉体验的结构要素,将想象的变更方式转化成为学生可以自由运用的景物描写方法,并指出其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第五章属于教学实践部分,本章将会把第四章中由现象学想象理论研究出来的景物描写方法运用到一线作文教学实践中,以观实效。
其他文献
《观林诗话》是一部南宋初期偏重考证的诗话著作,反映了吴聿的诗学观念,体现了南宋初期诗话的典型特点。该诗话在当时不显,目前学界尚缺乏对吴聿《观林诗话》的深入研究。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分别探究。首先考察吴聿的生平以及《观林诗话》的版本情况、编排体例、文本内容。通过文献梳理补充吴聿的生平信息,明确吴聿生于北宋末期,活跃于南宋初期,约1148年前后在世。在宋熙宁年间,活跃于今山东一带,宋宣和年间,活跃于今
度量衡系指民间市场交易及百姓日常所使用的用于衡量器物长短、轻重等的器具,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它与国家、地方和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民国初年,由于政局动荡,全国各地(包括四川省在内)度量衡制度较为混乱,它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还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与社会的公信力。对此,1935年川政统一后,四川省政府针对当时混乱的度量衡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制工作。本文通过以第一行政督察专区的考察发现,在筹备阶
西夏《宫廷诗集》是一部西夏诗人的作品合集,其创作者主要由西夏的皇家侍从、高级僧侣组成。它分为甲、乙两种版本,二者的编者之间并无直接联系,并且,在收诗情况、对作者的熟悉程度上各有不同。诗中出现了几个仁宗的新的尊号:明王、长圣君、七世皇帝,仅见载于本诗集中。诗集中超过半数的作品都作于仁宗时期,且大多应该集中于他在位晚期。此外,《宫廷诗集》甲种本在编排体例上着内在的规律和标准,表现出比较粗略的以类丛编的
实用文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是现实生活中信息传递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文体。写作说明文、书信、新闻、传记、演讲稿、读后感、游记等实用文体是学生学习和生活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初中写作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但实际上,囿于种种原因,初中实用文写作教学长期被边缘化、简单化,随意化。交际语境写作是荣维东教授建构的第三代写作课程范式,经实践证明代表了写作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实用文具有规范性、实用性、交际性,交际语
本文所研究的明代上古历史演义小说,是指明代出现的标榜“按鉴”演义上古史事的长篇白话小说,包括《列国前编十二朝传》《开辟衍绎通俗志传》《盘古至唐虞传》《有夏志传》《有商志传》,其中《盘古至唐虞传》《有夏志传》《有商志传》是余季岳在启祯年间刊刻出版的名为《帝王御世传》系列的三部小说,所以笔者将三部小说合称为“帝王御世三传”。在明代“按鉴”类历史演义中,上古史演义虽然标榜“按鉴”演义,但敷衍的上古之事却
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人类对于空间的需求加大,在此背景下,合理管控空间,摆正空间规划体系的核心地位,已成为政府重点关注的主题。在空间规划体系发展过程中,为解决各项规划之间存在冲突等问题,开展“多规合一”工作被提上日程。近年来,国土空间已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对国土空间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识别开发现状和发展潜力已成为目前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变革的脚步也逐渐加快,新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国家教育部在2018年4月颁布了关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将成为中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而教育信息化的根本落脚点在于课堂与教学活动的信息化。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在结合学科特点的情况下,创造性地完成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形象化、教学方式多元化、课堂教学互动化,从而真切地将教育信息化落实
谭宗浚是清末著名文人,诗文创作较为丰富。谭宗浚的诗歌主要保存于《荔村草堂诗钞》及《荔村草堂诗续钞》中,共1219首。本文以谭宗浚及其诗歌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四章进行研究。本文考述了谭宗浚的生平、著述及交游,由此整体把握其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以期做到知人论世。首先,根据谭宗浚的主要活动,将谭宗浚的生平分为读书求仕、担任四川学政、京城任职及改任江南、外任云南四个时期,考证谭宗浚各个时期的主要活动。其次,
史料是历史研究与学习的基础,我国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五大核心素养,而史料实证作为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它的培育和落实也成为研究热点。美国在历史教学中十分重视史料,尤其是一手史料的运用。对历史教科书中史料设计和运用的要求在美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中有着明显体现。本文将以霍顿·米夫林·哈考特(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公司出版的麦克·
股东权代理征集人资格不仅是公开征集制度构建的起点,更关系其预设功能的实现,直接影响到征集主体参与公司治理的广度和深度,在我国的制度建设过程中一直存在争议,整体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模糊到精确的变化过程。现行制度从积极资格和消极资格两个维度构建了征集人资格规范体系,为股东代理征集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但从制度有效实施角度看,仍有制度细化、优化的空间。论文在界定征集人资格及其法律规范必要性后,对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