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能引起人们关注的,并独成一格的七月派小说家,路翎为当时文坛奉献了一大批内心怀有精神奴役创伤,拥有“原始强力”的形象,在探索年轻人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寻求个性解放、民族解放的心路历程方面独具特色。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把叙述的核心放在人物的精神世界之中,如《财主底儿女们》、《饥饿的郭素娥》、《燃烧的荒地》等。以至于杨义称路翎为“灵魂奥秘的探索者”[1]。今天我们再次回顾当时作家的探索激情和革命欲望,不免为之深深触动。论文试以路翎建国前成长历程和创作历程为论述脉络,分别从创伤与寻梦、走向“英雄”、流浪叙写与悲剧追求等三个方面对他的作品进行解读,并由此重温当年作家路翎成长道路中形成的“英雄情结”,探索路翎作品对人物精神世界发掘中形成的独到的重要美学特征及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全文有五个部分组成,引言、结语除外主要部分为三大部分。各部分重点论述的内容如下:引言主要指出路翎“英雄情结”的内涵及其形成的主观条件,他对人的“人性”与“兽性”,“柔弱”与“强悍”多重性、多面性的探索有独到之处。一分为四个小节,先是从纵向的人物成长历程所遭受的家庭苦难和社会苦难勾勒路翎心路历程,后结合其内心需求与胡风缘分的巧合进行分析。二分为三个小节,分别从畸变人生下的“英雄”冲动、底层世界中“英雄”的生命强力和理想英雄的选择三个方面探讨路翎“英雄情结”追求中各自的价值所在。他的“英雄情结”也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首先从路翎所偏重的有“原始的活力”的雄强“人性”入手,然后到理想精神战士的定格。其英雄形象的多面性、复杂性更加突现了性格真实和内心的真实。三分为三个小节,主要论述路翎怎样从艺术角度塑造人物形象的。他从主观内倾化视角出发,多选择流浪生活作为主要环境,本着悲剧的艺术追求来构建自己的英雄形象并在形象中积淀自己的“英雄情结”。结语主要对前面三章的内容进行归纳,指出对于现当代小说的发展历程来说,路翎的作品具有其独特意义。主要表现在原始强力发掘、精神奴役创伤溯源和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探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