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及其教学呈现——基于S镇边芽小学的民族志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rw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边境民族地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着来自多样文化因素的挑战以及边境民族地区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正遭受文化困境的背景,本研究以教学为载体,所关心的是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也就是边境民族地区教师怎么看待和理解教学中的多元文化要素?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几个问题:在教学中,边境民族地区教师如何理解多样文化?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对教学产生何种影响?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的形成受到何样因素的影响?实然情境反映出的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状态对多元文化情境下的教师培养、教师自我成长以及教师教学有什么启示?笔者运用民族志研究,以S镇边芽小学的教师群体作为观察对象,经过为期一个半月的田野调查,呈现微观系统中教师的文化理解状态。这些状态折射出教师文化“前理解”、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等内容。研究一方面从文化认知层面,分析教师对教学目的、教材内容以及学生背景的认知情况;另一方面从文化实践层面,解剖教师怎么解读教材、使用何种教学策略、如何管理课堂以及进行教学评价等活动。并从文化体验的角度分析影响教师的文化理解的因素,由此生发出对多元文化情境下的教师培养、教师自我成长以及教学发展的理论思考。通过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一是教师的文化理解在国家认同与国家安全的语境下展开。面对边境民族不同文化需求的教育对象,教师呈现在教学中的文化理解活动建立在“国家一体”的诉求之中,在此寻求“多元一体”理想的实现。边境民族地区教师国家教育的建设者身份凸显。二是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受到文化体验的影响。教师的文化体验是形成文化认知的关键视角,文化体验中生成的文化意识是铸造教师文化实践的重要推手。三是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呈现多样态、个体性的特征。由调研发现:边芽小学教师的文化理解行为呈现为三种状态,分别是:处于文化无意识状态、萌发文化觉醒状态、采取文化理解行动状态。三种文化理解状态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中均有存在。个人在边境文化场域中所获得的不同的文化体验促使教师的文化理解带有个体性的特征。四是教师的文化理解和“规则”间存在张力与平衡。不管处于何种文化理解状态的教师在教学这一活动中都相应地受到“规则”的牵制。边境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们拥有着自身的困顿和文化生存智慧,在对“规则”的反思中使得“文化理解”与“规则”趋向“多元一体”的平衡。五是教师需要经由反思并实践后才能提升教学这一文化理解活动的效果。并且教师的反思性实践也会影响着学生对待课堂中具有差异性特质个体的态度与行为。论文的写作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如下:绪论部分呈现个人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研究框架与研究过程;第一章首先勾勒和描述S镇边芽小学的文化土壤,包括南疆边陲S镇的文化环境,以及S镇边芽小学的文化生态;第二章对教师的文化理解中的文化认知进行体察,从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学生背景三方面的文化认知体察教师的文化理解的状态;第三章对教师的文化理解中的文化实践进行关照,从教材解读、教学策略、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四方面的文化实践观照教师的文化理解的状态;第四章通过理论结合实际,从文化体验的角度分析影响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状态的因素;第五章针对边芽小学教师的文化理解现状的考察,提出三方面的建议:一是从边境民族地区师资培养方面,应当进行渗透文化理解的教师培养;二是从边境民族地区教师层面,应当提倡审视文化理解的教师自我成长;三是从边境民族地区教学层面,应当彰显文化理解的教学发展。第六章则对研究发现、研究关系、研究过程三方面的反思进行阐述。
其他文献
利他奖惩是维护公平与合作的重要手段,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其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近年来备受关注。道德判断与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关系密切,然而它与利他奖惩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考察道德判断对大班幼儿利他奖惩的影响。实验一以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测查大班幼儿的道德判断水平,选取出结果取向和动机取向的幼儿各30名,采用2(道德判断:结果取向;动机取向)×3(成本:无;低;高)两因素
学位
我国农村初中生在客观生活质量方面长期处于不利地位,青春期是一个“风暴和压力”的时期,青春期发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很可能会对个体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受到多方因素的综合影响作用,其中家庭是重要的外在因素之一,而家庭亲密度作为反映家庭成员之间情感亲密程度和积极家庭气氛的综合指标,它揭示了深层次的家庭情感和交往模式,应对方式作为心理适应过程中的中介因素,是重要的内在因素之一。为探讨家庭亲密度、主观
学位
对大学生来说,大学是梦想之地、奋斗之所,上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然而,大学里存在的大学生学业倦怠(Learning burnout)现象在造成教育资源浪费的同时还会严重威胁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在校大学生学业倦怠现象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学校认同量表、集体自尊量表(CSES)和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来研究大学生学校认同、集体自尊和学业倦怠的关系。在预研究阶段,
学位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博士生教育输送合格生源和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双重使命。课程教学作为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课程设置作为课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也同样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本研究基于“泰勒原理”的相关思想,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深入探讨了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首先,探寻了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探索过程、优化背景及理论基础
学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教师支持计划,全方位立体化推出各项举措“力挺”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建设性工具。教育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领域,需要教师实践性知识作为支撑。而师徒制作为一种实践取向较强的教师培训模式,在师徒互相听课议课等过程中,实践性知识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转移,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重大作用。目前全国
学位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家长期望作为家长教养态度的主要方面,家长期望也作为家庭内社会资本的主要内容,必将影响幼儿的发展。教育心理学中的“期望效应”理论表明:良好的期望会对学生的智力、情感、个性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我国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提出,要求家长和教师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已有研究也表明家长期望与幼儿发展高度相关,本研究通过调查3-6岁幼儿家长对幼儿发展本
学位
个人成长主动性作为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新概念自被提出以来就受到国内外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并迅速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目前已有较多关于主动性的研究成果,但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的研究不多。本论文试图在调查分析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及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编制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主动性量表并对其主动性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探究提高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主动性的策略。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四个部分:第
学位
隐喻是诗歌的重要特征,它的使用不仅能够增强诗歌艺术魅力,也体现语言文化的丰富性。在某种程度上,诗歌翻译的关键在于译者对诗歌中隐喻的处理。认知翻译学将认知语言学与传统译学理论相结合,从认知的层面来理解翻译这一活动,这一理论学说为相关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具有丰富的隐喻。通过对诗歌中典型隐喻的认知分析,发现其呈现出主题性特点。诗人借助多种隐喻来表达劝婚、惜时这一思想,突出生命的可贵以
学位
本文选取莎士比亚两首叙事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和《鲁克丽丝受辱记》中的修辞格作为语料,基于前人的研究,把两首叙述长诗中使用最多的两种修辞手法拟人和比喻作为研究对象,从喻体、本体、语言结构、和修辞效果方面着手,全方位地总结比喻和拟人修辞的特点,并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译者对诗中的比喻和拟人的翻译策略。首先,根据本体的不同,笔者将诗中的拟人修辞分为抽象概念拟人、动物拟人、植物拟人和无生命事物拟人。其中抽
学位
21世纪人才需求的转变,强调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2016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报告》,项目学习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它独特的优势,而项目学习设计是对有效开展项目学习的有利保障。教师设计项目学习的能力直接影响开展项目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量的项目学习案例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发现项目学习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成熟经验和不足,从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