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里罗《大都会》后现代叙事技巧分析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_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德里罗是美国当代杰出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福克纳文学奖”和“耶路撒冷文学奖”等文学奖项。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冷静的意识,呈现出后现代社会的浮世绘,表达出对后现代社会危机的关注。德里罗的力作《大都会》被评为美国小说家所创作的最优秀作品之一,描写了主人公埃里克·帕克一天之中的自我毁灭和升华,展示了异化与妄想狂,现实与想象,全球化与恐怖主义等后现代社会的真实状况,因此具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运用例证法,以德里罗的《大都会》为文本,主要分析和讨论了《大都会》中后现代小说的不确定性、碎片艺术和不同类型的叙事视角等后现代文学叙事技巧,从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和叙事学理论入手,对后现代叙事技巧在《大都会》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说明,以期更深刻地解读德里罗及其后现代文学作品,更好地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价值。
其他文献
女性问题一直是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在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二元世界里,女性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弱者,成为一种对象性的存在,并一直处于被男权社会孤立、边缘化的状态。尤其是黑人女
同为二十世纪的著名作家,海明威和路遥都在作品中都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硬汉形象,学术界对二者笔下硬汉形象的研究已经非常全面、深入,但是大多关注的是二者笔下各自独立的
二十世纪初一般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白银时代”,这是继以普希金为代表的“黄金时代”后第二个诗歌创作的高峰。这一时期的俄罗斯正处于社会政治文化的动荡期。在这种社会背
在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系统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的基础之上,由法国符号学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于1969年提出了“互文性”这一术语,她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
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每年,中国国家领导人在APEC会议上传达中国的声音,亚太各国为地区的繁荣发展献计献策,因此,通过翻译高效准确地传递APEC会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五大要素之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在世界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新能源作为一种可持续洁净能源,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
众所周知,理想的语言境界应是清晰而简洁的,模糊、含混不清无论何时都应绝对避免。然而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模糊现象广泛存在于我们日常交际中。它也毫不例外存在于政治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