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马立克氏病是一种高度致瘤性的由鸡甲型疱疹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致命的T细胞淋巴瘤,它也是一种自然病毒诱导的鸡肿瘤模型。现有疫苗可以预防MDV引起的肿瘤,但不能有效地防止MDV的传播或感染,导致越来越强毒力的毒株出现。Meq蛋白与MDV毒力的潜伏期、转化和进化均有关,Meq蛋白的表达是T细胞转化为淋巴瘤细胞的关键。目前,经免疫后的鸡群中既存在弱毒疫苗株也存在持续进化的野毒株,甚至出现了疫苗无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2717);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立克氏病是一种高度致瘤性的由鸡甲型疱疹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致命的T细胞淋巴瘤,它也是一种自然病毒诱导的鸡肿瘤模型。现有疫苗可以预防MDV引起的肿瘤,但不能有效地防止MDV的传播或感染,导致越来越强毒力的毒株出现。Meq蛋白与MDV毒力的潜伏期、转化和进化均有关,Meq蛋白的表达是T细胞转化为淋巴瘤细胞的关键。目前,经免疫后的鸡群中既存在弱毒疫苗株也存在持续进化的野毒株,甚至出现了疫苗无法保护的超强毒株和特超强毒株,这种形势给MD的防治带来困难。由于禽白血病病毒也能引起感染鸡发生肿瘤,且在组织学上较难区分,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准确、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来检测MDV引起的肿瘤。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RB1B毒株的Meq癌蛋白,进而制备抗Meq癌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初步建立了一种免疫组化检测方法,用于诊断MDV引起的淋巴瘤。1.马立克氏病毒meq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本研究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资料,合成特异性引物用PCR的方法扩增鸡马立克氏病病毒RB1B毒株的meq基因,将纯化的PCR产物分别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pCAGGS和杆状病毒供体质粒pFastBacHTA中,构建真核重组质粒pCAGGS-Meq及重组供体质粒pFastBacHTA-Meq。将测序正确的真核重组质粒pCAGGS-Meq转染293T细胞,使用IFA和Western blot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真核重组载体pCAGGS-Meq可以在293T细胞上获得表达。将测序正确的重组供体pFastBacHTA-Meq质粒转到DH10BacTM感受态细胞,得到重组穿梭质粒rBacmid-MDV-Meq,然后再将重组穿梭质粒转染Sf9细胞后得到重组杆状病毒rBac-MDV-Meq。Sf9细胞感染rBac-MDV-Meq后,用IFA和Western blot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Meq蛋白以可溶性、非分泌性的方式在细胞核内表达,分子量大小约为60 kDa。2.马立克氏病病毒Meq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本研究以上述重组杆状病毒rBac-MDV-Meq表达的Meq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6~8周龄的BALB/c小鼠。每10天免疫一次,免疫三次后,取效价高的小鼠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将真核重组质粒pCAGGS-Meq转染293T细胞后,利用IFA检测得到4株能够分泌抗Meq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将这些杂交瘤细胞株进行命名:MDV-Meq-1D6、MDV-Meq-1D10、MDV-Meq-6B3 和 MDV-Meq-6D10。应用Western blot进行验证后证明获得的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真核表达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亚类鉴定表明4株单克隆抗体中,有3株重链均为IgG1,有1株为IgG2a,轻链均为Kappa链。用4株杂交瘤细胞制备腹水,并对其进行IFA效价测定,荧光结果显示4株单抗腹水效价均在1:3200左右。3.基于Meq蛋白马立克氏病免疫组化方法的建立本研究以上述马立克氏病病毒Meq单克隆抗体为一抗,通过对免疫组化操作步骤中的修复抗原、单抗稀释度、DAB显色和苏木素复染时间等多个步骤进行优化,建立了以特异性的Meq单克隆抗体为一抗的免疫组化检测MD的方法,这种检测方法能检测到人工感染MDV鸡心脏、肝脏肿瘤组织中的Meq蛋白,染色后显示抗原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为今后MDV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微服务体系架构和云计算技术的高速发展,如何合理地对服务进行组合,组合后又如何高效地给这些服务调度资源,逐渐成为行业内研究者关心的重点。本文针对微服务架构下的服务组合与任务调度问题,分别展开相关研究。传统的服务组合方法在解决约束条件下的服务组合问题(CSSC)时往往只考虑静态Web服务,当出现服务的非功能QoS属性波动或是服务不可用的动态场景时,这些方法便不再适用。近年来,许多研究者提出了使用强
目的:分析和观察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通过分析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经过组织学明确诊断的4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使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分析经两个周期安罗替尼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及肿瘤标志物指标的变化,并通过Kaplan-Meier法估算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图。检验水准α=0.05(双侧)。结果:1.凝血功能
目的:评估双源CT双能量扫描的碘定量技术在鉴别不同病理级别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价值,为术前评估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分化程度提供一种新的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期间就诊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并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BUC)共50例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并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低级别BUC为20例,高级别BUC为30例。利用第3代西门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性猪病。猪感染后发病迅速,病死率较高。ASFV自1921年在肯尼亚发现以来,至今已流行一百余年,ASF已传至非洲、美洲及欧亚大陆等地区,对养猪行业和食品安全带来巨大威胁。然而,ASFV有效的商品化疫苗至今尚未研制成功。病毒活载体疫苗可诱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发展大国,农药的使用十分广泛,并且现如今农药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农业方面,还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杀虫灭菌中。乐果作为一种具有廉价、杀虫谱广、毒性低的有机磷农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与非农业方面。关于有机磷农药的急性毒性作用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和临床病例阐明,但其长期低剂量对机体是否存在毒性作用还存在争议。现研究已发现有机磷农药中毒会引起高血糖以及尿糖等临床症状,但具体发生机制尚未明确;而机体糖脂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又称甘布洛病(Gumboro disease),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引起的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养禽业发展。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感染3-6周龄雏鸡,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变异株主要变现为法氏囊萎缩,虽不致死,但导致鸡的严重免疫抑制。
目的:通过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胃电图及相关激素的检测结果来探讨FD患者胃动力异常与胃肠激素间的相关性分析,以及进一步研究脑-肠轴对FD的影响,进一步探讨FD的发病机制,为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而实际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罗马Ⅳ的标准,将FD实验组的患者分成三个亚型,每组亚型中以随机抽取的方式挑选20人构成,再随机挑选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同步观察他们的胃电图、胃排空和相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的、对仔猪致死率高的、接触性传染疾病,可导致猪的急性胃肠炎,并伴随水样腹泻、呕吐、仔猪的脱水、死亡,仔猪的病死率高达100%,给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前对PEDV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在疫苗免疫的情况下依旧会有流行的趋势,因此需要研究PEDV感染与免疫的机制,为该病原的防控与免疫提供新的方向与理论技术支持。细胞凋亡是细胞自身的一
目的:研究Chemerin及其他脂肪因子(瘦素、脂联素、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脂肪胰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易患脂肪胰人群的临床预测价值,寻找脂肪胰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30名脂肪胰患者和18名健康受试者(不合并常见代谢性疾病)纳入研究。根据腹部彩超
硒作为动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机体生长、免疫及繁育等多种生理过程。日粮硒的缺乏被认为是机体产生与氧化应激或炎症相关慢性疾病的诱因之一。目前尚无关于高羊毛氨酸硒(Selenohomolanthionine,SeHLan)对肠道免疫屏障影响的研究报道。本试验选取18只Wistar孕鼠,饲喂无硒的基础日粮,随机分为缺硒组、正常硒对照组和富硒组,并在饮水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0.03mg/kg、0.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