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yida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和观察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通过分析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经过组织学明确诊断的4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使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分析经两个周期安罗替尼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及肿瘤标志物指标的变化,并通过Kaplan-Meier法估算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图。检验水准α=0.05(双侧)。结果:1.凝血功能指标的分析结果:(1)性别、ECOG评分、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患者的FIB较女性明显升高(P<0.05);ECOG评分2分患者的FIB、D-D较ECOG评分0~1分患者明显升高(P<0.05);Ⅳ期患者的FIB较Ⅲ期患者明显升高(P<0.05);腺癌患者的FIB、D-D、PLT水平较鳞癌明显升高(P<0.05);年龄、吸烟情况与凝血功能指标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患者的FIB、D-D、PL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2.肿瘤标志物指标的分析结果:(1)ECOG评分、病理类型与患者肿瘤标志物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ECOG评分2分患者的CEA水平较ECOG评分0~1分患者明显升高(P<0.05);腺癌患者的CEA水平较鳞癌患者明显升高、SCC水平较鳞癌患者明显降低(P<0.05);性别、年龄、吸烟情况及临床分期与肿瘤标志物指标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患者的CE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3.二者相关性的分析结果:CEA水平与FIB水平呈正相关(r=0.433,P=0.005);余肿瘤标志物和凝血功能指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4.在客观疗效方面,完全缓解未见(0/0),部分缓解为4.88%(2/41),疾病稳定为48.78%(22/41),疾病进展为41.46%(17/41),客观缓解率为4.88%,疾病控制率为58.5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98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乏力10例(25.6%)、高血压10例(25.6%)、恶心、呕吐8例(20.5%)、体重下降8例(20.5%)、蛋白尿6例(15.4%)、手足综合征5例(12.8%)。其中,2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08%,3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26%,未出现4级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在随访过程中没有发生和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5.DCR的分析结果:(1)DCR在ECOG评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ECOG评分0~1分患者的疗效比ECOG评分2分患者的疗效好;(2)DCR在FIB、D-D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FIB低组、D-D低组疗效较好;(3)DCR在肿瘤标志物指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6.生存率的分析结果:(1)ECOG评分2分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较0-1分患者明显缩短,预后较差(P<0.05);(2)治疗前FIB较高组患者的预后较差(P<0.05),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FIB降低组的预后优于升高组、正常组(P<0.05);(3)生存率在肿瘤标志物指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安罗替尼治疗晚期NSCLC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耐受可控。肿瘤标志物和凝血功能指标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肿瘤标志物和凝血功能指标的联合监测可作为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过程中的监测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几年来建筑行业也在迅猛增长,建筑企业也在不断优化施工组织管理的动态规划设计方案,有效增加了按施工计划、决策等阶段进行的建设效果;促进了整体施工迈向大型、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有效保障了工程项目的施工工期、质量和成本的需求,形成了三者间密切相关的融合关系,从而整合了施工组织设计的管理模式需求。并通过现代化的建筑工程实施动态性质的决策管理措施,不断发展优化管理模式理念,从
猪流感(Swineinfluenza,SI)主要在猪群中呈现地方性流行,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是重要病原,主要包括H1N1,H1N2和H3N2亚型。该病毒也易于在猪体内与其他亚型流感病毒重组,导致对人类的易感风险增强。中国拥有最复杂的SIV生态系统,包括经典谱系(Classic swine influenza,CS)、北美三元重组谱系(Northern a
目的:探讨入院时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fQRS)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The 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危险评分对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住院期间和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
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尤其是磁共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更新,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获得了普遍接受。传统的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不匹配、CT灌注和CT血管成像等技术已用于急诊临床评估,但因为需要注射对比剂、操作时间长等弊端限
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V容易发生变异,血清型/基因型众多,不同型毒株之间存在较大的抗原差异。对于新出现的基因型,现有疫苗往往不能提供全面保护。在针对新基因型的疫苗问世之前,采用现有不同基因型疫苗的组合可以提供更好的交叉免疫
猪口蹄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流行性腹泻等疫病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几种重要传染病,其中口蹄疫、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上海市强制免疫的病种。为了解上海市猪群中这些传染病的流行状况,本研究于2019年在该市规模养殖场、种猪场、屠宰企业采集血样4581份,组织样品2019份(包括扁桃体1044份、颌下淋巴结345份、肺脏315份和小肠组织315份)、鼻拭子798份、口腔唾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母体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与巨大儿发生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为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避免不良母婴妊娠结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共有228例符合标准的巨大儿孕妇纳入巨大儿组(新生儿体重≥4000 g),选取同期在我院分娩且
病毒作为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引起宿主多种类型的感染,同时对人类和动物机体的内稳态、生理健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多种新发传染病都是由动物源性的新型病毒引起,加之各种危害人类健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频繁出现,发现新病毒以及持续监测和掌握自然宿主携带的病毒本底极其重要。病毒宏基因组学(Viral metagenomics,VM)是宏基因组学在病毒领域的应用,是病毒发现、追踪和溯源的有力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发频繁的恶意软件攻击已经成为网络安全防护中最严重的威胁之一。而这其中,由混淆、加壳等一系列修改技术所产生的恶意软件变体更是恶意软件检测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它不仅会对个人用户的信息隐私造成严重的伤害,也会给国家网络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因此针对恶意软件变体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必须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近些年,国内外的研究者们已经在恶意软件检测领域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这些工作大多都还存
随着微服务体系架构和云计算技术的高速发展,如何合理地对服务进行组合,组合后又如何高效地给这些服务调度资源,逐渐成为行业内研究者关心的重点。本文针对微服务架构下的服务组合与任务调度问题,分别展开相关研究。传统的服务组合方法在解决约束条件下的服务组合问题(CSSC)时往往只考虑静态Web服务,当出现服务的非功能QoS属性波动或是服务不可用的动态场景时,这些方法便不再适用。近年来,许多研究者提出了使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