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phrin和CD2AP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发生中作用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bt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表现,也是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或功能的异常是引起蛋白尿的病理基础。近年来发现足细胞裂孔隔膜(SD)及其相关蛋白分子(如nephrin、CD2AP、podocin和NPHS1等)对于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极为关键。 Nephrin和CD2AP均为新近发现的SD主要组成成份,在肾脏中分别定位于SD和足突侧膜,两者的羧基端相互连接,共同维持SD的正常结构和功能。Nephrin基因(NPHS1)敲除的大鼠和CD2AP基因敲除的小鼠在生后不久均出现大量蛋白尿,最终死于肾功能衰竭,肾组织病理改变均为足细胞足突消失,提示nephrin和CD2AP在蛋白尿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nephrin和CD2AP在蛋白尿发生机制中作用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结果却不尽一致;对于经药物(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干预后nephrin和CD2AP的表达变化的研究鲜有报道。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观察nephrin和CD2AP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和意义以及泼尼松、依那普利、氯沙坦对nephrin和CD2AP表达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进一步了解肾病综合征(NS)蛋白尿的发生机制,为NS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6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60只,体重180~200g,两次尿蛋白定性实验阴性。 2、实验方法(1)大鼠阿霉素(ADR)肾病模型的制备及分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8只和模型组42只。实验初,正常对照组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6ml/kg,模型组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mg/kg。2周末24h尿蛋白定量>30mg者为肾病模型成功,再随机将模型组大鼠分为肾病未治疗组(18只)、肾病对照组(6只)、泼尼松组(6只)、依那普利组(6只)和氯沙坦组(6只)。正常对照组和肾病未治疗组大鼠分别于注射ADR后2周、4周、6周末各杀检6只,肾病对照组、泼尼松组、依那普利组及氯沙坦组每日分别予蒸馏水10ml/kg、泼尼松10mg/kg、依那普利10mg/kg、氯沙坦40mg/kg灌胃,持续4周后杀检。 (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ephrin和CD2AP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和分布。 结果1、24小时尿蛋白定量注射ADR后第1周末,模型组大鼠开始出现尿蛋白,2周末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64±29.58)mg/d,与正常对照组[(5.62±1.61)mg/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尿蛋白排泄渐增加至6周末达到(337.67±38.11)mg/d。经泼尼松、依那普利和氯沙坦治疗2周后尿蛋白量较肾病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治疗4周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别为(86.44±28.73)mg/d、(105.09±51.3)mg/d、(105.44±55.41)mg/d,均较肾病对照组[(342.67±41.11)mg/d]明显降低(p<0.01),三个治疗组间尿蛋白量差异无显著意义。 2、血生化检测结果肾病未治疗组2周末血白蛋白[(25±1.54)g/L]低于正常对照组[(30.5±1.08)g/L],差异有显著性(p<0.01);胆固醇[(2.7±1.3)mmol/L]高于正常对照组[(1.24±0.11)mmol/L],p<0.05,此种差异直至6周;两组间各时间点尿素氮、肌酐均未见明显差异。经泼尼松、依那普利、氯沙坦治疗4周后血白蛋白分别为(24.94±3.36)g/L、(23.74±2.42)g/L、(23.74±1.81)g/L,较肾病对照组[(19.6±1.14)g/L]均不同程度回升(p<0.05),胆固醇、尿素氮及肌酐无明显差异。 3、肾脏病理正常对照组肾脏光镜和电镜均未见病变。肾病未治疗组大鼠6周时有少量腹水,肾脏外观苍白、肿胀。光镜下肾病未治疗组2周时肾小球无明显病变,4周时肾小球系膜细胞轻中度增生,6周时系膜增生加重,部分有节段性硬化及毛细血管腔有血栓,各治疗组肾小球系膜增生较肾病对照组减轻,未见硬化。电镜下肾病未治疗组2周时足细胞足突变形、部分融合,4周时足突融合加重,6周时足突弥漫性融合、部分断裂及消失,基底膜部分增厚,内皮细胞窗孔消失。各治疗组足突病变较肾病对照组减轻。 4、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正常对照组nephrin和CD2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为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线样分布。肾病组肾小球nephrin和CD2AP分布异常,从沿毛细血管袢线样分布逐渐转变为连续性颗粒样或节段性斑片状分布,染色区域扩大。半定量分析示:肾病未治疗组nephrin表达2周时(9.44±0.49)开始高于正常对照组(8.13±0.85),p<0.05,并呈进行性增高直至6周(12.6±1.12比0.28±0.03),p<0.05。CD2AP表达2周时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4周时(7.88±1.01)高于正常对照组(6.61±0.56),p<0.05,增高直至6周(10.07±2.09比7.04±0.62),p<0.01。 经泼尼松、依那普利、氯沙坦治疗后nephrin表达分别为11.3±0.71、11.22±0.99、10.83±1.93,较肾病对照组(13.0±1.64)下降,p<0.05;CD2AP表达分别为8.05±1.53、8.67±1.21、8.30±1.50,较肾病对照组(10.4±1.14)下降,p<0.01。三个治疗组间nephrin和CD2AP表达无显著差异。 5、Nephrin、CD2APmRNA表达变化肾病未治疗组nephrinmRNA表达2周时(4.80±0.0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17±0.12),p<0.01,且逐渐增高至6周(8.55±0.25比1.97±0.31),p<0.01。CD2APmRNA表达2周时无明显差异,4周时(0.42±0.04)高于正常对照组(0.24±0.01),p<0.01,增高至6周(0.64±0.04比0.28±0.03),p<0.01。 经泼尼松、依那普利、氯沙坦治疗后nephrinmRNA表达分别为4.69±0.74、6.23±0.12、5.15±0.11,均低于肾病对照组(8.57±0.27),p<0.01;CD2APmRNA表达分别为0.37±0.04、0.51±0.04、0.44±0.03,均较肾病对照组(0.66±0.05)下降,p<0.01。三个治疗组间nephrin和CD2APmRNA表达差别均显著(p<0.01),以泼尼松组下降最明显。 6、相关分析NephrinmRNA、CD2APmRNA表达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间均具有正相关关系(r=0.878,p<0.01;r=0.945,p<0.01)。 结论1、Nephrin早期出现表达增加及分布异常,与蛋白尿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2、CD2AP在后期出现表达增加,可能是足细胞抵抗损伤的一种代偿反应。 3、Nephrin的表达改变早于CD2AP,它可能是判断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一个早期重要指标。 4、激素、ACEI、ARB可能通过稳定肾小球裂孔隔膜分子nephrin和CD2AP而起到减轻或消除蛋白尿的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讲求教学的实效性,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人手,选择学生周围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联系生活教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摘要:在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法,它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创新能力,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  关键词:生本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 高效课堂  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不注重合作学习。一些老师觉得小组合作学习浪费时间而且课堂秩序会被打乱,或者在小组合作中学生把活动
摘要:儿歌因其语言浅显易懂、韵律优美、朗朗上口成为儿童喜欢且易于接受的语言艺术之一,而低段数学教学中不少概念、算理、公式、甚至是数学习惯都能编成有趣的儿歌,便于学生记忆和内化。巧用儿歌能很大程度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儿歌 低段数学 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  引言  记得我的小学数学老师黄老师是一位特级教师,90年代那时经常进行全市排名,黄老师所教班级的成绩总在市里数一数二。她有什么法宝呢?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疑点、资源,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拨动思维之弦。下面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本班学生情况,谈谈我在数学课堂上是如何引导学生自主质疑的。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机,是执著求索的强大动力。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由此可见,要让学生愿学、乐学,就要激发学生的
笔者先后应邀参加了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和全国本科院校秘书学专业教学研讨与教材建设会议。在这两次会议上,我分别作了题为《促进秘书学学科建设》和《打造秘
目的:  探讨硫化氢(H2S)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研究PI3K/Akt信号通路在H2S影响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HC)的增殖、凋亡中的作用,探讨H2S是否通过 PI3K/Akt信号通路
摘要:大学英语课堂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生态系统,具有生态系统所属的基本特征。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所要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 生态系统 特征 运行原则  教育生态学认为,大学英语课堂是一个由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政策系统、心理情感系统等构成的半自然、半人工的复合生态系统,拥有生态系统所属的基本特征。建构一个高效的大学英语课堂,就是要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的方法,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师写作课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写作未在实际的教与学中得到重视,大学英语教师写作教学知识不足,提升要求迫切,学生科学使用AES及教师辅导与AES的合理结合仍需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写作教师 自我发展 AES  一、引言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大学英语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手段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了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