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采用实验语音学和统计相结合的方法,从感知和声学方面对汉语中级水平的东干留学生的单字调和双字调进行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在单字调的感知方面,学习者已经习得了汉语的四个声调,但是还是容易把阳平调和上声调相混淆,其习得顺序为:去声>阴平>上声>阳平(“>”表“先于”);而在双字调的感知方面基本上具有对应的一致性,阳平调是学习者的最大难点,总体上看,无论是单字调还是双字调,对汉语中级水平的东干留学生来说,最难以习得的是阳平调。在单字调的声学方面,虽然学习者发音的正确率还没达到汉语声调的习得标准,但其习得顺序与单字调的感知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声调的偏误出现在调域上而不是在调型上:(1)阴平调从起点到终点不够高(55-33);(2)阳平调的起点、终点偏低(35-13);(3)上声调的折点和终点偏低(214—213);(4)去声调的终点偏高(51-53)。在双字调的声学方面基本上也出现了同样的偏误:(1)前后字的阴平调从起点到终点都不够高(55-33);(2)前后字阳平调的终点偏低,中间呈现出“凹”形的特征(24-213);(3)半上调比较符合普通话(211-211),上声变调与阳平调的偏误基本上相同(25—224/24),后字上声调应该是降调,但低水平组的调型呈现出“凹”形的特征,末尾部分又上升起来(311—213);(4)前后字去声调的终点还存在着偏高的问题(52—53)。通过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分析,声调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1)母语的迁移;(2)汉语语音习得难点普遍性的体现;(3)声调特征点对声调习得的影响;(4)汉语声调知识的负迁移;(5)语言环境和教师的影响。另外,从中级汉语水平的东干留学生在汉语单字调与双字调习得过程中所存在的偏误,本文提出相应的声调教学策略:(1)强调学生的声调意识,建立学生的声调系统;(2)重视调型和调域,以调域作为重点;(3)调整声调教学顺序,简化汉语普通话声调系统;(4)改善课堂教学,完善对外汉语教材;(5)强化练习双字调,建立连调模式;(6)利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及设备辅助教学。最后,希望本文所得出的结论和教学建议,能够给中水平的东干留学生和教师提供具有可靠性和科学性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