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难治性高黄疸是一中医学术用语,属“黄疸病”范畴,《金匮要略·黄疸篇》记载:“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这也是难治性高黄疸最早的理论渊源。目前临床中对难治性黄疸的诊断并不拘泥于“十八日为期”,凡黄疸病程超过1月以上,血清总胆红素(TBI L)值≥171umol/L,且经常规退黄治疗TBIL不降反升者称为难治性高黄疸。现代医学中并无此概念,它可见于重度慢性肝炎、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重症淤胆型肝炎等。难治性高黄疸中医病机复杂,目前尚无规范统一的辨证标准,其治法更是见仁见智。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一种特殊类型难治性高黄疸,除具有宏观的痰阻血瘀征候外,现代检测手段发现有明显的淤胆现象、血脂升高和肝脏肿大,结合现代医学观点,我们提出“肝炎后肝细胞脂肪变可致高黄疸持续不退”的假设,治疗上从“痰湿”入手,自拟“化痰活血”治疗大法应用临床,并通过观察化痰活血法对患者症状体征积分、总胆红素、凝血功能、血脂、影象学等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化痰活血法对难治性高黄疸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明确在中医治疗难治性高黄疸中化痰活血法的使用指征,从而寻求难治性高黄疸新的中医治法。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06年12月于深圳市东湖医院肝病区住院的难治性高黄疸患者13例,病原学指标均为HBsAg阳性,排除合并HCV、HDV、HAV、HEV等嗜肝病毒感染,所收集病例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8例(其中合并肝炎肝硬化5例),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5例,所有采用化痰活血法治疗前均经过规则住院治疗至少1个月(提示病程长),且总胆红素≥171umol/L。13例患者在原有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痰活血中药,基本方药为赤芍30~60g、制半夏12g、陈皮15g、茯苓15g、厚朴15g、枳实15g、生大黄15g、茵陈30g、泽泻30~60g,每日一剂,分两次饭后一小时服用。观察患者加用化痰活血中药后2周、4周、6周、8周的症状体征变化并按中医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进行评分记录,同时记录服药后2、4、6、8周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 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B超肝右叶斜径的变化情况,并对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指标进行自身前后对比,从而探讨化痰活血法对难治性高黄疸的疗效。结果:(1)治疗4周后有2例患者因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而致黄疸加重,未能继续坚持服用中药而脱落。化痰活血法降低黄疸的总有效率为81.8%,其中显效率45.5%,有效率36.3%;疗程第4、6、8周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5~0.01)。(2)在不同疗程中活血化痰中药均有显著降低黄疸的作用,其中治疗后不同疗程中DBIL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TBIL在疗程第2、4、6、8周与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0.01);直接胆红素比例(DBIL╱TBIL)在治疗前较入院时显著升高(P<0.01),服用中药后不同疗程中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3)对服药后不同疗程中TBIL进行两两比较,只有服药后第4周与第6周之间无明显差异。(4)治疗前血脂4项(CHOL、TG、LDL、HDL)均较入院时显著升高(P<0.01);CHOL除在疗程第2周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外,4、6、8周时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0.01);TG在服药后第8周才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5)各疗程中化痰活血中药对患者GGT及PTA均有明显改善(P<0.05~0.01);疗程第8周患者ALT、AS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疗程中化痰活血中药对ALB改善不明显。(6)肝脏右叶斜径在治疗前较入院时显著增长(P<0.01),疗程第4、8周又较入院时显著缩小(P<0.01)。结论:对于部分难治性高黄疸患者适用化痰活血法,该类患者除伴有常见的肢体困重、乏力倦怠、纳呆、肝区疼痛等宏观中医征候外,在微观生化指标方面主要表现为淤胆现象严重,表现为DBIL/TBIL、GGT显著增高,伴有血脂4项(CHOL、TG、LDL、HDL)的升高,影象学检查B超提示肝脏右叶斜径增大,部分存在轻度脂肪肝。因此本研究也提示我们在对难治性高黄疸进行辨证论治时,可以将西医的一些现代检测指标纳入中医辨证体系中,有利于中医“证”的规范化和客观化研究。在准确辨证的前提下,我们采用化痰活血法治疗此类特殊证型的难治性高黄疸,发现能显著降低TBIL,升高PTA,调节血脂,并改善淤胆现象,显著降低DBIL/TBIL、GGT,此外尚可缩小肝右叶斜径,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