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中国既是人类文化摇篮之一,又是东方拥有最为长久、辉煌的文化历史的国家之一。中华文化传遍了全世界,尤其对日本、朝鲜、泰国和越南等亚洲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越南作为中国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之一,深受包括古代文学、思想民俗、建筑工艺等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诗、辞、歌、赋、曲、传、表、小说等各类古代文学形式对越南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是中国明清小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明清四大名著为越南中世时期章回小说的问世奠定了基础。《三国演义》不仅深受中国百姓的欢迎,并且当其被译介到国外时也同样获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国家对《三国演义》的传播、接受以及研究亦完全不同。
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殖民地政府为了发展马来半岛的经济,大量引进中国华南地区的劳工。这些新移民带来了很多当时中国流行的通俗小说,《三国演义》正是此时被传入马来西亚的。经过一代代华人的翻译、传播,《三国演义》已经在马来西亚“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1。《三国演义》所宣扬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如忠、义、仁、信、勇不仅在华人社会深具影响,且在非华裔群体中也产生了极大的共鸣。马来西亚前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亚辛(Muhyiddin Yassin)就曾公开表示,忠诚、团结和孝义等蕴含在《三国演义》中的价值观值得马来社会学习与借鉴。2
在越南,文学研究专家潘玉认为:“越南读者所看到的并非政治、军事手段,他们从人物身上领会到为人处世之道。”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越南直到20世纪初才出现《三国演义》越南国语文字的译本。众所周知,中代时期的越南以汉字为官方文字,此期并未出现翻译的需求。可想而知,当时的越南读者——士大夫阶层,均为直接阅读《三国演义》汉字文本。直到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之后,《三国演义》越南文译本才得以问世。然而,越南却是最早接受《三国演义》的国家之一。至今越南学界仍未确定《三国演义》是哪个年代、通过哪个渠道传入越南。因为,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问世之前,越南就已出现了有关三国时期的时间、人物的历史书籍以及民间传说。黎亭卿在其博士论文中认为,15、16世纪的越南小说里已出现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他指出,在中世纪时期的越南已传遍了关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譬如在阮廌15世纪上半叶的作品《再诱王通书》提到了刘备在长坂之战的辛苦与劳累。在陈葬攸16世纪的《志玲山赋》作品中出现了曹操多疑误杀了吕伯莎一家的情节。特别是在16世纪,《三国诗》喃字唐律诗的问世也证明了三国的故事在越南得到广泛接受。此外,通过黎贵惇的《北使通录》,可以猜测“黎贵惇已经很熟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综上可见,《三国演义》早已传入越南,不仅在越南人民的接受阅读中得到进一步传播,并且对越南文人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中越两国之间的文化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上文已涉及到,越南自有文字直到20世纪初,一直以汉字为官方文字。后来,即使已创造了被视为越南文字的喃字,甚至于胡朝(1400-1407)和西山王朝(1786-1802)曾将喃字定为官方文字,但喃字仍然代替不了汉字。最后就形成了喃字和汉字并行的局面,其中,汉字仍为官方文字。法国殖民者占领越南后,推行用拉丁字母构成的国语文字,汉字才正式退出了越南的历史舞台。而在越南20世纪初之前的文学作品中,尤其是中世纪的越南文学,无论是汉语文学,或是喃字文学;不管是诗作、政史文献,还是志怪、传奇、个人抒情记事等文学作品类型,都带有中国文化的痕迹。“无论形式或内容,都显露出汉文化的印记”。1足以见得汉字在越南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喃字问世后,越南文学的创作队伍才生产出大量的具有民族风格的文学作品。在中国章回小说得以传入之后,越南纷纷出现了“以中国俗文学为基础??”2的喃字小说,其中具代表性的有《南朝工业演志》(Namtri?uc?ngnghi?pdi?nchì)、《皇越龙兴志》(HoàngVi?tLongH?ngchì)、《越蓝春秋》(Vi?t Lam xuan thu)、《欢州记》(HoanChaukì)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借鉴《三国演义》章回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吸取《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抒情等文学手法,进而创作出取材于越南特色的文学作品。其中,吴家文派的《皇黎一统志》被视为最成功的文学作品。
不少越南文学研究者认为,《皇黎一统志》这部作品浸染了中国传统文学的痕迹,尤其是《三国演义》——其以富于变化的笔法、雄伟的结构以及史诗风格等对《皇黎一统志》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吴家文派三人创造性地运用了《三国演义》的叙事模式、人物形象塑造以及结构艺术等特点进行写作,如仅凭《三国演义》中的典籍典故,《皇黎一统志》一书已有不下六次的直接谈及。然而,吴家文派并不仅仅向《三国演义》学习,而且还借助越南民族文学传统,尤其是早在15世纪前已得到发展与推广的记事体裁。
《三国演义》对越南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不仅掀起了出版和阅读的中国小说热,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一系列历史小说写作与创作队伍的方向,为越南小说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此外,其章回结构以及人物创造等手法在越南20世纪初的小说中还留下了很明显的痕迹。至此,《三国演义》已成为文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文学作品。
对于越南读者而言,中国的《三国演义》以及越南的《皇黎一统志》一样广受喜爱。两部作品不仅成为文学研究专家的研究对象,还被列入初中、高中以及高等院校等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如此一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有益于推进章回小说的研究、教学及学习等活动。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考察与探索之后,笔者认为,这些研究只是对其进行了点评,又或者提出概括性的结论。仍未能确定中国小说、尤其是明清小说在内容以及创造艺术上所产生的具体影响。笔者通过黎辉宵的《〈三国演义〉对朝鲜的〈ImJinNok〉以及越南的〈皇黎一统志〉的影响》已获得了研究的启发。笔者就《三国演义》在内容、思想、结构、人物形象塑造等问题上进行详细地研究。从而总结出,继承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之精粹是《皇黎一统志》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作为越南小说创作的开山之作,《皇黎一统志》历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目前,越南学界已多次进行《三国演义》与《皇黎一统志》这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然而,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仍未能获得全面的关注与深切的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二者之关系,笔者将从作品的内容思想、结构以及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如此一来,将能够进一步了解《三国演义》对越南文学的影响。此外,还能更进一步地了解吴家文派在越南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是如何创作出有着如此举足轻重影响力的作品。
本文共分引言、主要内容以及结论。主要内容共4章,分别如下:
第一章:针对《三国演义》之章回体小说对《皇黎一统志》之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其中集中研究两者之间文体的差异及其原因。通过研究发现文学与社会等因素乃是促使两者之间差异最大的原因之一。
第二章《三国演义》与《皇黎一统志》的思想内容:本文就悲剧思想、历史态度、天命思想、忠以及择主而事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并从中找出越南《皇黎一统志》有何成就与创新。
第三章《三国演义》与《皇黎一统志》在结构上的对比。这一章笔者就小说结构、小说情节、作品多线状结构、结构统一性、叙述方式等内容进行研究,从而探寻两者之间有何异同,并找出原因。
第四章《三国演义》与《皇黎一统志》人物形象塑造的对比:这一章的内容,笔者先对两部作品进行人物形象的分类,然后就人物形象分类法、人物外貌、性格、心理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找出《皇黎一统志》与《三国演义》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相同点,以及《皇黎一统志》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创新。
越南作为中国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之一,深受包括古代文学、思想民俗、建筑工艺等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诗、辞、歌、赋、曲、传、表、小说等各类古代文学形式对越南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是中国明清小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明清四大名著为越南中世时期章回小说的问世奠定了基础。《三国演义》不仅深受中国百姓的欢迎,并且当其被译介到国外时也同样获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国家对《三国演义》的传播、接受以及研究亦完全不同。
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殖民地政府为了发展马来半岛的经济,大量引进中国华南地区的劳工。这些新移民带来了很多当时中国流行的通俗小说,《三国演义》正是此时被传入马来西亚的。经过一代代华人的翻译、传播,《三国演义》已经在马来西亚“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1。《三国演义》所宣扬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如忠、义、仁、信、勇不仅在华人社会深具影响,且在非华裔群体中也产生了极大的共鸣。马来西亚前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亚辛(Muhyiddin Yassin)就曾公开表示,忠诚、团结和孝义等蕴含在《三国演义》中的价值观值得马来社会学习与借鉴。2
在越南,文学研究专家潘玉认为:“越南读者所看到的并非政治、军事手段,他们从人物身上领会到为人处世之道。”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越南直到20世纪初才出现《三国演义》越南国语文字的译本。众所周知,中代时期的越南以汉字为官方文字,此期并未出现翻译的需求。可想而知,当时的越南读者——士大夫阶层,均为直接阅读《三国演义》汉字文本。直到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之后,《三国演义》越南文译本才得以问世。然而,越南却是最早接受《三国演义》的国家之一。至今越南学界仍未确定《三国演义》是哪个年代、通过哪个渠道传入越南。因为,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问世之前,越南就已出现了有关三国时期的时间、人物的历史书籍以及民间传说。黎亭卿在其博士论文中认为,15、16世纪的越南小说里已出现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他指出,在中世纪时期的越南已传遍了关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譬如在阮廌15世纪上半叶的作品《再诱王通书》提到了刘备在长坂之战的辛苦与劳累。在陈葬攸16世纪的《志玲山赋》作品中出现了曹操多疑误杀了吕伯莎一家的情节。特别是在16世纪,《三国诗》喃字唐律诗的问世也证明了三国的故事在越南得到广泛接受。此外,通过黎贵惇的《北使通录》,可以猜测“黎贵惇已经很熟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综上可见,《三国演义》早已传入越南,不仅在越南人民的接受阅读中得到进一步传播,并且对越南文人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中越两国之间的文化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上文已涉及到,越南自有文字直到20世纪初,一直以汉字为官方文字。后来,即使已创造了被视为越南文字的喃字,甚至于胡朝(1400-1407)和西山王朝(1786-1802)曾将喃字定为官方文字,但喃字仍然代替不了汉字。最后就形成了喃字和汉字并行的局面,其中,汉字仍为官方文字。法国殖民者占领越南后,推行用拉丁字母构成的国语文字,汉字才正式退出了越南的历史舞台。而在越南20世纪初之前的文学作品中,尤其是中世纪的越南文学,无论是汉语文学,或是喃字文学;不管是诗作、政史文献,还是志怪、传奇、个人抒情记事等文学作品类型,都带有中国文化的痕迹。“无论形式或内容,都显露出汉文化的印记”。1足以见得汉字在越南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喃字问世后,越南文学的创作队伍才生产出大量的具有民族风格的文学作品。在中国章回小说得以传入之后,越南纷纷出现了“以中国俗文学为基础??”2的喃字小说,其中具代表性的有《南朝工业演志》(Namtri?uc?ngnghi?pdi?nchì)、《皇越龙兴志》(HoàngVi?tLongH?ngchì)、《越蓝春秋》(Vi?t Lam xuan thu)、《欢州记》(HoanChaukì)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借鉴《三国演义》章回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吸取《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抒情等文学手法,进而创作出取材于越南特色的文学作品。其中,吴家文派的《皇黎一统志》被视为最成功的文学作品。
不少越南文学研究者认为,《皇黎一统志》这部作品浸染了中国传统文学的痕迹,尤其是《三国演义》——其以富于变化的笔法、雄伟的结构以及史诗风格等对《皇黎一统志》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吴家文派三人创造性地运用了《三国演义》的叙事模式、人物形象塑造以及结构艺术等特点进行写作,如仅凭《三国演义》中的典籍典故,《皇黎一统志》一书已有不下六次的直接谈及。然而,吴家文派并不仅仅向《三国演义》学习,而且还借助越南民族文学传统,尤其是早在15世纪前已得到发展与推广的记事体裁。
《三国演义》对越南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不仅掀起了出版和阅读的中国小说热,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一系列历史小说写作与创作队伍的方向,为越南小说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此外,其章回结构以及人物创造等手法在越南20世纪初的小说中还留下了很明显的痕迹。至此,《三国演义》已成为文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文学作品。
对于越南读者而言,中国的《三国演义》以及越南的《皇黎一统志》一样广受喜爱。两部作品不仅成为文学研究专家的研究对象,还被列入初中、高中以及高等院校等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如此一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有益于推进章回小说的研究、教学及学习等活动。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考察与探索之后,笔者认为,这些研究只是对其进行了点评,又或者提出概括性的结论。仍未能确定中国小说、尤其是明清小说在内容以及创造艺术上所产生的具体影响。笔者通过黎辉宵的《〈三国演义〉对朝鲜的〈ImJinNok〉以及越南的〈皇黎一统志〉的影响》已获得了研究的启发。笔者就《三国演义》在内容、思想、结构、人物形象塑造等问题上进行详细地研究。从而总结出,继承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之精粹是《皇黎一统志》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作为越南小说创作的开山之作,《皇黎一统志》历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目前,越南学界已多次进行《三国演义》与《皇黎一统志》这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然而,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仍未能获得全面的关注与深切的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二者之关系,笔者将从作品的内容思想、结构以及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如此一来,将能够进一步了解《三国演义》对越南文学的影响。此外,还能更进一步地了解吴家文派在越南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是如何创作出有着如此举足轻重影响力的作品。
本文共分引言、主要内容以及结论。主要内容共4章,分别如下:
第一章:针对《三国演义》之章回体小说对《皇黎一统志》之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其中集中研究两者之间文体的差异及其原因。通过研究发现文学与社会等因素乃是促使两者之间差异最大的原因之一。
第二章《三国演义》与《皇黎一统志》的思想内容:本文就悲剧思想、历史态度、天命思想、忠以及择主而事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并从中找出越南《皇黎一统志》有何成就与创新。
第三章《三国演义》与《皇黎一统志》在结构上的对比。这一章笔者就小说结构、小说情节、作品多线状结构、结构统一性、叙述方式等内容进行研究,从而探寻两者之间有何异同,并找出原因。
第四章《三国演义》与《皇黎一统志》人物形象塑造的对比:这一章的内容,笔者先对两部作品进行人物形象的分类,然后就人物形象分类法、人物外貌、性格、心理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找出《皇黎一统志》与《三国演义》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相同点,以及《皇黎一统志》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