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诞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新感觉派小说因其鲜明的形式探索的色彩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现代主义风格流派,传统文学史叙事专注于其“先锋”探索的文学史意义,批判其“颓废”价值取向;与张爱玲等海派通俗大家相比,海派文学史也往往把它们当作文学“病体”。中国文学一直采取的是“封建士大夫+农民”的叙事视角,而新感觉派第一次把都市当做叙事的对象,第一次集中用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方法来写作,在传统文学史和海派文化中都成为一个异数而存在。通常研究者关注其现代主义探索的语体风范,肯定其形式探索的贡献,同时也批判其“非中国”的审美特点忽视了中国语境。对于其与市场、大众文化之间复杂而深厚的关系至今少有论述,更尚待厘清。本文运用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论、运用传播学、经济学、社会学的相关知识旨在分析和研究新感觉派小说与市场的选择、互动和整合,重回历史现场透析文学与市场良性互动的过程与原因,为当代市场经济下文学与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某种反思。本文认为三十年代的上海在世界资本进驻的过程中已成为大众文化的试验场,高度发达的传媒业预示着文学谋生时代的到来。都市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普及和西式娱乐业的长驱直入为文学准备了第一批都市大众,从而也催生了言说“都市”的文学市场空间。从市场细分角度分析,新感觉派小说因为其创新性和“都市”话语资本的拥有而有效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加上大众传媒的助力和作家群的积极调整使新感觉派迅速占据了职员阶层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新感觉派小说因为其鲜明的现代性而提升了画报、小说等大众文化产品的品格。新感觉派小说的语言新颖、“复调”结构、别致的审美风格给中国读者带来了崭新的阅读快感,其面对现代化的矛盾态度和对于都市的切身感受把现代人对于城市的现代情绪、现代感觉、现代话语最早的传播到市民文化圈层中,成功开拓了先锋文学的大众市场。这种良性互动对当代文学与市场的启示意义深远。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寻求文学与产业的良性互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焦点。内容是基石,创作主体是关键,市场则是试金石。作家只有本着文学的鲜活感受力和源源不断的创作力,既虔诚于自己的文学事业和审美追求,又能正视市场的游戏规则,有效地吸收文化更新的时代因子,才能成功地将写作从物质世界中剥离出来,达成文学与市场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