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上几次大的金融风波都与严重的市场操纵行为有关,其中,股指期货市场就是国际金融操纵者的重要舞台。中国股指期货交易自2010年4月16日成功推出后,至今已经运行了3年多时间,完成了37个合约的顺利交割。然而,对于股指期货市场3年来的运行,一方面有观点认为股指期货市场运行平稳,市场交易比较活跃,期货价格与标的指数联动性较好,市场的价格发现与套期保值功能得到初步发挥;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存在严重的操纵行为,这些操纵行为导致了中国股票市场的跌跌不休。还有观点认为国际投行有操纵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牟利的嫌疑,并担心类似的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会借助中国股指期货市场而在中国重演。基于如此背景,本文对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操纵问题作了一个比较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重点研究了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操纵存在的可能性、现实性,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操纵对市场功能的影响以及如何加强对市场操纵的监管与处罚以打击市场操纵行为等问题。相对于已有研究成果,本文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在对比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逻辑分析,对股指期货市场操纵的定义、认定以及度量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将股指期货市场操纵定义为:投资者在股指期货市场实施的带有“坏意图”的行为,并且这种行为应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行为的意图在于驱使价格往某个方向运动;二是操纵者认为除非自己的操纵行为否则价格不会向着该方向运动或者运动幅度没有这么大。股指期货市场操纵的认定主要应该围绕人为价格、疑似操纵行为与人为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操纵意图等3个因素进行,并提出了对这3个因素的具体认定方法。如此一来,实现了股指期货市场操纵定义与认定的完全吻合。在对市场操纵的度量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市场操纵的危害的度量方法,这种度量方法有利于最有效地打击市场操纵行为。其次,本文分析了各种股指期货市场操纵模式的获利机理。然后通过分析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冲击成本,股指期货主力合约、沪深300指数、沪深300板块指数及几个大盘股之间的联动性,股指期货市场的杠杆效应,投资者行为偏差以及股指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等因素,发现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操纵有获利的可能。第三,本文利用MFDFA模型、Garch模型等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论证了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操纵的存在性。研究发现从总体市场运行情况来看不能排除存在操纵的可能,通过对1分钟高频数据的实证,发现有些交易日和一些特定的交易时段均存在明显的操纵嫌疑。并且,本文发现随着样本时段的缩短和抽样频率的提高,市场疑似操纵的识别效率越高。第四,本文研究了股指期货市场操纵对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影响。其结论是市场操纵会降低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反过来,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越强越有利于市场操纵。同时,市场操纵会因加大股票市场价格风险而导致市场投资者对套期保值需求的增加。反过来,市场投资者的套期保值交易在一定程度上会为股指期货市场操纵者提供操纵便利,套期保值者并因而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