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钱杜与陈文述年纪相仿且两人互相欣赏,各自在文学艺术上造诣颇深。《陈文述诗意册》为二人诗画合作精品。本文以钱杜的《陈文述诗意册》十六帧画面为切入点,力图探寻乾嘉时期诗人与画家的互动联系和艺术交流,找寻诗意的艺术形态如何通过绘画来表现。同时结合钱杜的著述中所含美学思想,从绘画表现语言中感知钱杜的绘画自身发展轨迹。本文分为三个章节,首先是研究《陈文述诗意册》其中的诗画内涵,结合文献资料深入了解钱杜与诗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杜与陈文述年纪相仿且两人互相欣赏,各自在文学艺术上造诣颇深。《陈文述诗意册》为二人诗画合作精品。本文以钱杜的《陈文述诗意册》十六帧画面为切入点,力图探寻乾嘉时期诗人与画家的互动联系和艺术交流,找寻诗意的艺术形态如何通过绘画来表现。同时结合钱杜的著述中所含美学思想,从绘画表现语言中感知钱杜的绘画自身发展轨迹。本文分为三个章节,首先是研究《陈文述诗意册》其中的诗画内涵,结合文献资料深入了解钱杜与诗人的交游状况,为后文探析其绘画面貌做下铺垫。核心部分为探究钱杜如何提取自然的艺术本质营造独特的意境以及如何对自然山水的建构并形成丰富变化。钱杜的画与正统派摹古的风气不同,结合其画作探究如何取法各家绘画笔墨语言、设色处理,并将诸家归于自我且自出新意的。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理解钱杜绘画思想与观念并揭示画家的内在精神本质。学习和探索画家个案的相关理论、方法与写作技巧,如果能对相关问题有所独到的思考甚至推进,那将是本文写作的目标。
其他文献
本文以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太平天国侍王府中的山水壁画《四季捕鱼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壁画原作与研读相关文献著作的方法相结合,以《四季捕鱼图》为中心,多角度地对其图像本身以及旁涉问题展开探究。太平天国壁画除了一般壁画所具有的装饰、记录、叙述等功能之外,其绘制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在于其祈福性,它寄托了统治者的许多愿望,以一种民间式的、很直接的表达手段来达到其祈福的目的。其中,《四季捕鱼图》一组四幅图画
本文以《泰山金刚经》为主线,从清中晚期对此摩崖关注程度入手进而探析近现代书家对其接受的书学现象,引发对当代书法创作的思考。本文通过三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论述近现代佛教复兴、碑学大盛及大字书写流行等背景,进而分析近现代书家接受《泰山金刚经》的成因,及《泰山金刚经》被接受的书风特点;第二章,论证近现代书家对《泰山金刚经》书风的取法与代表书家在此基础上的创新,从清中后期学者对其关注现象引入,从而评断
清代中晚期,帖学严重式微而碑学强势崛起,对清末书坛的帖学形成压倒之势并直接带动了篆隶复兴。篆书(小篆)在经过宋元明的沉寂低迷后重新达到顶峰,篆书名家星光灿烂,百家争鸣,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堪称有清一代篆书的三座高峰。吴让之和赵之谦篆书都出于邓石如篆书系统,有共同点,但他们最终的篆书面貌却截然不同,本文以邓石如为前提,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吴让之、赵之谦取法来源即对秦汉、六朝碑版取法,对邓石如取法,
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活跃在扬州一带的艺术家群体以扬州画派为代表。这个群体以师造化,用我法,抒个性,尚人品为特征。其中李方膺作为扬州画派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面貌享誉当时。学界对李方膺的研究虽起步较早,但是对其“风”题材绘画的专题的研究却极少涉猎。本文以一幅李方膺的《风松图》的笔墨结构特征为切入点,探讨其以“风”为造境内容,以“风骨”为写意内涵的独特艺术风格。目前学界对于“风”题材花鸟画的专题研究涉及颇
工笔人物画是我国绘画中的重要门类,顾生岳先生是浙派人物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对顾生岳先生进行个案研究时,笔者选取了一个新的视角:顾生岳先生工笔人物画作品的色彩语言及其时代意义。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顾生岳先生的作品及其艺术人生,探讨了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的形成与发展,依据赋色方式分类梳理了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的基本特征。而顾生岳先生作为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和融会贯通的艺术大家,他在长期的美术创作与教学中,
本文以篆刻边框和印章文字为研究对象,以古玺、封泥、汉印、流派印为例,借助图版进行详细分析,更好地解释边框对于印章整体的关系,及其在形式美方面的作用,表现。其中,对篆刻边框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分析;选用大量图例,解析篆刻边框与文字的关系,分别从边框线条的粗细会对印章产生什么美学效果,边框与印文的搭边,边框与印文分离,界格对印章空间的的划分、边框残破所造成的美学效果等角度入手,加以分析;边框对印文影响的意
刺绣作为女红的艺术在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刺绣艺术以家庭为单位的代代相传,保持了刺绣幽静闲适的创作状态,但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刺绣的创新和发展。追溯中国刺绣史的岁月长河,刺绣艺术除去装饰性,实用性等特征,也有很大一部分的书画性,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一些精品绘画都展现了刺绣和绘画的结合,值得后世的人们鉴赏和研究。中国的文人画和刺绣的结合起源于晚明上海松江地区的顾绣,并影响着明清江南苏绣的
顾生岳(1927—2012)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他作为浙派人物画的卓越代表,为工笔人物画的复兴和造型基础教学改革进行了不懈努力,以其古朴凝重、高简大气的工笔人物画和用笔洗练、形神兼备的速写闻名艺坛。顾先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十余年间,严谨治学、身体力行,为中国画系的教学建立了系统而完善的体系,奠定了中国画教学的坚实基础。尤其是顾先生的速写,用笔精湛、形神兼备,影响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传统工笔人物画和现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动物的种类及其代表的不同含义,并将传统与现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动物的呈现形式进行对比,研究其在动物题材选择方面描述的内容、表达的手法及其带来的作用。古往今来,人物与动物的关系密不可分,息息相关。不论传统还是现当代人物画都呈现出当下人们一定的生活状态,因此动物在绘画中的表达和在人物画中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动物代表的是原生态的自然,所以动物本身拥有的
梁楷作为一位南宋时期引禅入画的宫廷画家,他以开创粗放率性的减笔画闻名,也常常被后世的美术评论体系归为粗行一派的“墨戏”画家。梁楷的传世作品以道释人物画和山水画为主,在人物画画面风格上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通过比对他前期与后期的作品,就会发现他在画风上的变化与笔墨审美上的拓展,历史上少有画家表现出同样的情形,梁楷在宋代人物画的笔墨表达上开创出变革的新局面。现有的美术评价体系常常把梁楷的不同画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