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初始氮浓度下产油尖状栅藻的光合生理响应及其转录组学分析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石能源面临着日益枯竭、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消耗量增加的危机,导致世界范围的能源问题。许多藻类具有生长快、光合产油效率高等特性,使其成为生产生物柴油极具前景的原材料。尖状栅藻(Scenedesmus acuminatus)是一株高产油单细胞绿藻,该藻在适度低氮限制下能显著提高生物量和油脂产率,油脂含量高达50%以上,是生产生物柴油的理想藻株。但目前对于尖状栅藻在低氮条件下,快速油脂积累过程中的光合生理代谢,特别是低氮驱动的能量调控与碳流分配机制还缺乏深入的认识。本文以高产油绿藻-尖状栅藻为材料,从两个光系统激发能的调节、电子流分配、低氮驱动的光合碳分配以及转录谱分析等方面,阐明尖状栅藻高效累积脂质的物质和能量代谢基础,揭示能源微藻油脂高效合成的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初始氮浓度培养尖状栅藻,结果表明:0.1 g L–1组的藻细胞获得最高碳含量、油脂含量、高位热值和最低单位油脂产率,分别为61.86%、44.24%、3.10 MJ kg–1和0.09 g L–1d–1。氮素浓度在0.4–0.75 g L–1范围可获得最高的油脂产率(0.13–0.14 g L–1 d–1)。氮素浓为0.1–0.3 g L–1的藻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两个光系统的激发能经历状态转化(state1向state2转变)的光捕获调节,然后逐渐恢复到state1,调节程度较弱。在油脂产率最高的0.4–0.75 g L–1组,藻细胞具有强的激发能调节能力,经历3个阶段的调节:(i)培养0–2 d,经历状态转化的调节,(ii)培养3–5 d,经历捕光天线脱离的调节,(iii)培养5–12 d,藻细胞向state1过渡。(2)PSⅡ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表明,PSⅡ的光合活性显著受到QA还原水平的影响。随着培养的进行,各初始氮浓度藻细胞PSⅡ吸收的光能分配到光化学反应的能量减少,分配到非光化学猝灭的能量增加。初始氮浓度0.1–0.6 g L–1组的尖状栅藻,PSⅡ吸收的光能更多的以调节性的光保护机制耗散(非光化学猝灭的量子产率Y(NPQ)>0.4),初始氮浓度为0.75–1.5 g L–1范围的尖状栅藻吸收的光能主要以被动耗散为热量的形式释放(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率Y(NO)>0.4)。低氮(0.1–0.6 g L–1组)具有提高藻细胞耐受光强的能力。测定鼓包曲线表明,培养第3 d,氮浓度为0.3 g L–1和1.5 g L–1的藻细胞产生较高比例的围绕PSⅠ的环式电子循环途径,0.75 g L–1和0.8 g L–1组没有检测到鼓包曲线。随着培养的进行,各初始氮浓度下藻细胞环式循环电子流的比例增加。(3)尖状栅藻在培养适应阶段(1–24 h),O2–产生速率和H2O2的含量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等抗氧化酶活性被激活,水–水循环途径以较低的速度运行。培养24 h后,无氮培养的尖状栅藻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增加,SOD、APX和GSH活性增加,表明氮缺乏条件诱导藻细胞增强水–水循环代谢。氮浓度为0.75 g L–1的尖状栅藻对代谢的调节更灵活,细胞积累的H2O2明显低于1.5 g L–1组,两个有氮实验组藻细胞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随着培养逐渐降低,无氮培养的藻细胞CAT活性逐渐增加,弥补了APX活性的不足。(4)无氮培养抑制尖状栅藻生长,色素含量下降,单细胞重量增加,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是尖状栅藻响应氮缺乏胁迫的主要色素。尖状栅藻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和初始氮浓度的降低而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先快速增加后减少,初始氮浓度越低增加和减少的幅度越大;总脂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初始氮浓度越低油脂含量越高。抑制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降解,尖状栅藻总脂的含量显著下降;脂肪酸的合成受到抑制,藻细胞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减少。说明尖状栅藻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的代谢相互影响,低氮促进尖状栅藻增长的碳水化合物是藻细胞后期快速积累油脂的关键。(5)转录组分析显示:无氮条件下尖状栅藻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脂肪酸合成途径、氮素的吸收和同化、氨基酸合成途径(硫参与的氨基酸除外)等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上调,上述途径中上调的差异基因数目随着氮浓度的升高逐渐减少,0.75 g L–1组的部分基因差异倍数的绝对值高于1.5 g L–1组。与光系统结构修复的PSⅡ核心蛋白和放氧复合体外周蛋白以及Cytb6f的表达在无氮组表现上调,编码尖状栅藻的磷脂: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PDAT)基因显著上调,表明在氮素胁迫下藻细胞主要通过不依赖乙酰–Co A的PDAT途径积累TAG。尖状栅藻在低氮限制时,磷酸戊糖途径和脂肪酸合成途径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上调,编码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和PDAT的基因上调,说明在低氮条件下尖状栅藻TAG合成既依赖DGAT,又依赖PDAT。低氮对尖状栅藻氮代谢相关通路具有明显调控作用,涉及氮转运和同化以及氨基酸、氨甲酰磷酸合成途径和尿素循环途径的基因都显著上调,以提高细胞对氮的摄取和利用能力。
其他文献
越南阮朝的政区结构,是区块结构和圈层结构的统一。富春京畿区和北城、嘉定城,共同构成了阮朝初期的区块状政区体制。1808年嘉定城的建立,标志着“京-城”体制的形成。“京-城”体制具有一定的权宜性,亦有其必然性。“城”的设置是阮朝初期统治方式的一大特色:从地理平面来看,“城”属之地往往为南北两圻的中心地带;从政区层级来看,“城”乃统属数镇之地的跨高层政区,为阮朝前期地方政区的最高层级。该体制兼具地理、
学位
研究背景血管内皮细胞活性与功能与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关系,该细胞的衰老凋亡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维持和新生血管生成是调节血管平衡、维持自身功能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维持内环境稳态、抗血栓、抗炎的作用,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凋亡和衰老与动脉粥样硬化(AS)、急性心肌梗死(AMI)、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深入了解内皮细胞凋亡衰老的分子作用机制,尤其是该细胞功能紊乱的
细菌抗药性的出现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随着MRSA、NDM-1、MCR-1等超级细菌及抗药质粒的相继出现,使得对于细菌抗药机制的研究变得迫在眉睫。目前细菌抗药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相关研究多以临床多重抗药菌的分离和鉴定为主。单靶点、单机制、单一层次抗药性的研究虽然能够发现和揭示一些抗药机理,但由于临床抗药菌复杂的遗传背景,以及抗药菌内部抗药分子机制之间的复杂的相关性,使得该类研究无法全面
研究背景:氧化应激是引起皮肤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无论是内在因素还是外在因素引起的皮肤衰老都与氧化应激对皮肤细胞造成损伤密切相关。除了一般的自由基,一些研究也报道了非酶反应诱导的脂质活性自由基参与了皮肤衰老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新型细胞死亡方式Ferroptosis的发现,酶介导的特异性脂质过氧化开始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这种脂质过氧化类型与非酶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在形式和过程上截然不同,在机体生理和病理过
目的:(1)对心脏Telocytes(CTs)、心脏干细胞(C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进行比较;(2)对CTs与CSCs不同的协同方式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进行比较;(3)对CTs分泌外泌体治疗缺血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其机制进行研究;(4)对CTs外泌体所含的miRNA-21-5p治疗缺血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其机理进行研究;(5)对不同细胞、CTs外泌体
神经胶质瘤在近年的全球肿瘤统计报告中均被列为十大恶性肿瘤之一。PIKE-A作为神经胶质瘤中的促癌基因,其对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的调节必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PIKE-A对神经胶质瘤的快速生长也必定符合肿瘤细胞的十大特征之一—代谢失调,但具体的调节机制尚未见报道。在本研究中,我们在神经胶质瘤中通过慢病毒构建了稳定敲低PIKE-A的细胞株,以此来研究PIKE-A在神经胶质瘤中如何通过调节细胞代谢来满足肿
研究目的MN-08是美金刚(memantine)的硝酸酯衍生物,它在结构上集合了美金刚母核和硝酸酯基团;在生物效应上它集合了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以及释放NO的功能。最新研究表明NMDA受体是治疗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新靶点,而且NO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经典分子。本课题将MN-08用于PH的治疗,研究MN-08在野百合碱诱导的慢性PH
第一部分扩散敏感系数(b值)对肾脏扩散张量成像(DTI)定量参数值的影响和肾脏DTI的可重复性目的:研究扩散敏感系数(b值)的大小对于肾脏扩散张量成像(DTI)定量参数的影响和肾脏DTI参数值测量的可重复性。材料和方法:A组,成年人34例,其中健康志愿者10例,2型糖尿病患者24例,女性16例,男性18例,年龄33~74岁,平均52.4±11.2岁。对每位受试者,在1.5MR上采用b值为(0,30
目的:百草枯(PQ)能促进脑组织细胞衰老,从而导致帕金森病。并且,PQ诱发心力衰竭和氧化损伤,但PQ是否以及如何诱导心脏衰老仍不清楚。在此,我们报道PQ诱导心肌细胞株H9c2氧化损伤以及细胞衰老相关表型,PQ体内诱导与心脏衰老相关的心室重塑和功能障碍表型。此外,PQ在体内和体外都抑制长寿因子FoxO3的活化。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健康的主要原因,衰老是导致心血管疾病高发的一个重要诱导因素。
(一)研究目的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出现质的飞跃,医疗技术水平亦随之得到较大提高,原发性肝胆管结石(hepatolithiasis,HL)作为我国常见的良性胆道疾病,其病因繁杂,涉及因素与环节较多,其中以长期反复发作的胆管炎症为其主要病理过程,而胆汁性肝硬化和胆管细胞癌是疾病反复进展的最终结局。因此,探索有效的治疗措施及干预机制,意义重大。目前,临床对于本病的治疗,仍缺乏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