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一书介绍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治国理念以及国内各项方针政策,这本书有助于国际社会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的发展且对中国的外宣传播意义重大,因此对其进行英译研究十分重要。这本书包含了很多中国特色词汇,其中包括较多的“四字格”。“四字格”具有结构严谨、内涵丰富、言简意赅的特点。准确地翻译这些“四字格”有助于增强外国读者对习近平主席的治国理念及中国政治事务的了解。通过查阅文献,该研究发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的英译研究有词汇、语句、语篇、文本风格等方面的研究,而对“四字格”的英译研究较少。其次,这些英译研究大都是在生态翻译学、关联理论、阐释学、顺应论等视角下进行的研究,对这本书从目的论视角下研究的不多。因此,本文从目的论出发,在该理论的指导下系统探究这本书中“四字格”的英译情况。根据整理所查文献,该研究首先对“四字格”的定义、结构、特点及其分类进行阐释,并结合前人对相关政论文中“四字格”的分类以及这本书中“四字格”的特点,对该书中的“四字格”进行分类,将它们分成四类,分别是“成语类四字格”、“约定俗称类四字格”、“政论类四字格”和“连珠四字格”。其次,根据这些定义和分类,对该书中的“四字格”进行数据收集和分类整理,然后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英译本中找出与这些“四字格”相对应的英译表达,以此作为本研究的语料。最后,在目的论特别是其三原则的指导下,对这四种类型“四字格”的翻译进行了案例分析和翻译策略分析。通过研究表明:(1)目的论特别是其三原则适用于探究该书中“四字格”的英译。翻译“四字格”时,译者需要注意“四字格”翻译的完整性、准确性、可读性,目标语读者对“四字格”的接受程度以及目标语和源语之间的忠实程度,这些因素符合目的论三原则,这也说明了目的论三原则能很好的指导该书中“四字格”的英译。(2)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四字格”的英译所用到的翻译策略有阐释、扩展、转换、删减、合并、对应,此外译者还用到了多种翻译策略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多使用于“连珠四字格”的翻译。同一个四字格或同一组“四字格”在文中出现多次,所使用到的翻译策略有相同的情况,也有不同的情况,选用哪种翻译策略取决于“四字格”的特点及其所在的文本环境及译者的翻译目的。(3)词汇本身可以传递中华文化,这本书中“四字格”的翻译研究有利于中国的外宣传播且有助于实现文化“走出去”战略,加深各国对中国的了解,加强各国与中国的合作交流,互学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