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与知识之辨——理学视域下良知与知识的关系考察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孟子提出“良知”、“良能”说以来,良知与知识的关系问题,就已经存在了,《中庸》提出的“尊德性”与“道问学”正是对此问题的一种说明和处理。北宋,张横渠提出双重知——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和外在知识积累之间的关系便被提高到学理层面上来;张横渠虽然提出了“知”的两种形式,强调了德性之知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但对两种“知”的统一性缺乏系统论述。朱陆的“尊德性”与“道问学”之辩,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推进和展开,在为学与为道的主次先后上展开了争辩,但由于理论基础和体系的差别,并未能达成统一的认识。 “良知”一说,经王阳明的大力提倡后,真正得到彰显,自然,良知与知识的关系,也是王阳明要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站在良知本体的高度,王阳明从道德理性优先性原则出发,分析了良知与知识的关系。他在高扬良知本体的同时,也兼顾了知识的重要性。“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一句话就概括了阳明在良知与知识之辨上的观点和立场。然而,作为朱学后劲的罗钦顺,并不能理解和接受阳明这一观点,从而引发了他与阳明及其后学之间的争辩。由于对良知本体的理解和定位不同以及体用思维模式的差别,罗钦顺与阳明及其后学之间的论战也没能达成共识。 纵然是阳明学内部,由于良知异见的存在和体用思维模式的不同,在良知与知识之关系问题上也存在分歧,这主要表现在以聂双江为代表的“归寂派”和以王龙溪、欧阳南野为代表的其他阳明后学之间。 本文是以宋明理学中的良知与知识之辨为考察范围,系统分析了良知之所以谓之“良”的内在根据,结合体用观上一元论和二元论思维模式的差异,分析宋明理学中良知与知识之辨难以汇通的原因,梳理良知与知识之辨的发端、展开、高潮及其走向。文章通过对理学视域下良知与知识关系问题的讨论,来揭示道德理性和工具理性之间的对立统一。这不仅仅是一个学理问题,也是一具有现实意义的时代课题,如何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对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有重大意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人类精神家园枯萎的今天,道德理性处于何种地位?知识作为一工具理性应该如何驾驭才能更好的服务人类生活?都不得不是一个引起高度重视和反思的时代课题。
其他文献
在灌县产区研究川芎施肥的初步结果表明:在施用农家肥料的基础上,用化肥全部或部分代替油饼,可以获得相似的或较高的产量,氮肥起主要的增产作用,栽种第二年早春追肥,增产效果
该文试图对胡宏思想作一总体性分析,并进而揭示其中所包含的深厚人文意蕴.指出:胡宏的思想是由其所处的时代产生的,亦是对其所处时代的积极回应,其试图向儒家的原始精神回归,
Widespread use of aluminum alloys for the fabrication of car body parts is conditional to the use of appropriate welding methods,especially if dissimilar weldin
一、利用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充分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手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国内外研究文献,以及马克思主义原著,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入手,展现马克思之前的自由观;并通过对马克思自由观的历史考察,使马克思的自由观跃迁进人们的
一、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勤奋学习、发展智能的最主要的动力。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愉快,学生能够迅速地掌握新知识,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真理的基础。失实,写得再漂亮,终究是站不住脚的,它可恶,可恼,甚至可怕,给社会带来的损害,给新闻界带来的烦恼和教训,实可谓不小。有意制造“客里空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社会日趋进步,高校不断扩招,名校名师效应越演越烈,当人们都把孩子送到师资配备强、教学质量好的学校的时候,作为边远地区的一所普通高中,怎样才能在这种优秀生源外流的情况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许多高校上市公司纷纷打算退出资本市场,这与当年趋之若骛赶赴资本盛会形成了鲜明对比.人们普遍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公司"业绩颓势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