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社区居民精神健康现状与服务需求,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本社区精神卫生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并为建立《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档案》提供基础数据资料。 方法:在广州市某社区中随机系统抽取1100名15~59岁且符合规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最后进入本研究的人数为976人。问卷内容包括一般健康问卷12条(GHQ-12)、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及自制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调查表三部分。采用相关分析、内部一致性检验、探索性及验证性因素分析讨论GHQ-12的信效度,连续性变量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与秩和检验,分类变量组间比较使用x2检验与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分类树与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GHQ-12总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49,分半信度为0.882;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9.68%;经验证性因素分析,修正后的结构方程模型x2/df=146.203,P=0.000,RMSEA=0.072,AGFI=0.907。 2.调查居民的GHQ-12总分为(0.57±1.58)分,12.91%的居民可能具有精神健康问题。分类树模型显示:对日常生活不太满意、近1月因身体健康问题到过门诊就诊、居住在城镇及性格内向的居民,其GHQ-12得分较高;其中生活满意度与GHQ-12得分关系最密切。 3.调查居民的CES-D总分为(10.65±7.47)分,低于全国常模得分(13.24±10.33);抑郁症状者(CES-D得分≥16分)的检出比例为20.80%,其中重度为6.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2.24、1.30)、月收入一定量增加(OR=1.95)、性格越内向(OR=1.07、2.17)、患有慢性病(OR=1.97)可能是居民抑郁症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生活满意度越高(OR=0.53、0.43)、有子女(OR=0.53)可能是其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 4.调查居民的GHQ-12得分与其CES-D得分之间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r=0.381,P=0.000)。 5.不同特征的居民(包括精神健康状况的不同)对精神卫生信息的重要性与可及性、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接纳程度、主观需要性与主动寻求性5方面有关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本认识不同。 6.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史及月收入不同的居民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具体内容有差异。总的来说,需求率排在前三位的具体内容依次是健康咨询(46.94%)、解决个人心理问题(36.76%)、子女教育与智力开发(33.13%)。 结论: 1.GHQ-12的信效度符合要求,可应用于本次调查。 2.居民的精神健康状况受生活满意度、近1月因身体健康问题到门诊就诊、居住地及性格等多种因素影响,需引起重视。 3.吸烟、月收入一定量增加、性格越内向、患有慢性病可能促进居民抑郁症状的发生,生活满意度越高、有子女则不利其发生。 4.居民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各异,且需求量大,内容更趋广泛,形式更趋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