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的战略任务。文化多元化的境遇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审美情趣经受着巨大的波动和挑战,价值观上的困惑、矛盾明显增加。部分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西化、形式化、边缘化、概念化、教条化等倾向,这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谐社会构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都带来了严重威胁。基于这一现实,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探讨。论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构成。引言部分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评析,阐述了论文的研究主线和方法,论证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的正文部分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影响分析”。本部分在对多元文化进行概述、分析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基础上,阐释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现状,并从全球化、网络化的宏观影响,社会转型期的价值震荡,以往意识形态教育范式的局限,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四个方面,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第二部分“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理论架构探究”。本部分从教育的内涵、本质、目标、原则和内容等方面,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阐释。从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两个视角,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涵,提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种育心、育德、育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是意识形态教育,而且是人文关怀;阐释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构筑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提高道德素养;提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遵循以学生为本、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结合、自主选择与积极引导相结合、系统教育与多样渗透相结合等基本原则;最后,从主导性内容和辅助性内容两个层面,构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内容。第三部分“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操作体系探索”。本部分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机制、模式和路径三个方面,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操作体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机制:教育过程中的双向良性互动机制、服务协调机制、多方配合的联动机制、全面融入的保障机制、教育效果的激励评价机制;构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三维模式:知识镶嵌中的价值传递模式、情感体验中的价值理解模式、角色承担中的价值践履模式;阐释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路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网络阵地的影响作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作用、充分发挥服务咨询平台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