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慢行交通接驳需求预测模式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irb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主要部分,担负着城市大规模客流量的运输任务。慢行交通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交通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以慢行交通作为一种接驳方式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做好衔接,可以有效地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的准时性、快速性等优势。所以在对未来交通的规划上,两种方式应当协调发展。然而,从城市交通网络的总体来看,慢行交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慢行交通接驳预测还不能满足城市轨道交通接驳需求。为了解决慢行交通接驳的供需矛盾,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慢行接驳需求预测模式。该需求预测模式综合基于广义成本的慢行交通方式的合理接驳范围模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慢行接驳方式比例模型、慢行交通接驳需求预测模型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慢行交通接驳需求预测方法进行了集成创新。本文首先分析了典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分布状况,再结合对高峰时段进出站客流数据的实地调查和分析,得到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进、出站的客流分布规律,对城市轨道交通慢行接驳需求有了大体的认识。慢行交通方式的合理接驳范围模型研究提出了新型的广义成本的计算方式。首先对合理接驳范围以及接驳广义成本进行了定义,建立了基于广义成本的慢行交通方式的合理接驳范围模型,将慢行交通方式的接驳方式广义成本与传统公交进行比较,得出了慢行交通方式的接驳合理范围,以此作为后面研究的空间约束前提。即离开了这个合理接驳范围,后面对慢行接驳需求预测就会失去准确性。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慢行接驳方式比例模型研究的创新在于将基于个体研究的接驳方式概率向整体接驳方式比例的推导方法。首先系统分析了影响乘客对慢行交通接驳方式选择的因素,并对此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整理和分析调查数据,对不同因素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有了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利用多项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参数检验及标定,构建出城市轨道交通的慢行接驳方式选择模型,用于研究具有某种属性的乘客对不同接驳方式的选择概率。在公交、骑行和步行3种接驳方式中,概率最高的那一项即为对乘客接驳方式预测的结果,由此可得出前期问卷调查中所有样本对应的接驳方式。将所有选择结果进行分类汇总,慢行接驳方式的出行量与总的出行量的比值即为调查样本中慢行接驳方式比例。因为本次调查样本为抽样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所以认为调查样本的情况代表了整体样本的情况。慢行交通接驳需求预测模型研究基于时间概率模型对近期、短时间内的轨道站点3种接驳方式总的客流量进行预测,结合前文研究的慢行接驳方式比例,继而得出选择慢行接驳方式的客流量。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慢行接驳方式客流量与慢行接驳设施规模的函数关系,构建了基于随机服务系统理论的骑行接驳需求模型。最终利用实例进行验证。本文为未来城市轨道站点周边的慢行接驳规划提供一些参考,并引起交通规划者和出行者对慢行交通的重视,让交通拥堵和机动车污染的问题得到缓解。
其他文献
海洋是地球的生命之源,是全球生命支持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广袤的海洋不仅为人类和其他物种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空间领地,同时也为其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海洋拥有丰富的资
空中华西村工程是由1栋高328 m钢筋混凝土中央筒体与三栋高254.7 m的外钢管柱框架-内筒体形成的组合结构,外围塔体通过五道环向连廊及径向连廊连为一体,中央筒顶部支撑1个4层
分析了9年来内蒙西部电网高压开关运行和故障情况,提出了对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对策。
本文主要以实证主义法学的重点人物哈特关于其《法律的概念》一书为蓝本,通过运用时代语境为主要的研究手段,从法律与命令、法律与道德和法律规则说的自洽所形成的法律概念,
回顾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入院的29例颅骨缺损患者的颅部钛网修补手术,均采用覆盖法。对手术的三个时期进行探讨,即术前准备、手术方法、术后愈合。结果手术后仅有2例(6.9
选择糖尿病患者64例,分成诺和锐30(锐)组和诺和灵30(灵)R组,观察其降糖效果。结果锐30患者中晚餐前血糖低于灵30R,差异有显著性(P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近几年来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学前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然而彝族农村地区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脑外伤及脑血管病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引起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ICU收治的100例脑外伤
教育资源配置针对的是特定的群体即学龄人口,学龄人口与教育资源配置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学龄人口的规模、结构、分布和需求对教育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影响,学龄人口
胡锦涛同志将脱离群众的危险列入对我党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挑战的四大危险之一,如何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首先须认知群众的内涵,还须了解为什么会出现“群众脱离执政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