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喀斯特石漠化(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它是地质、地貌、气候、土壤和植被等自然背景因素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并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通过对不同喀斯特石漠化区调查取样,同时对其立地类型进行划分并评价相应的植被恢复的潜力,为喀斯特石漠化早期植物群落的恢复与配置提供一定依据。结果如下: 1、喀斯特石漠化区白云岩发育形成的土壤土层浅薄,石砾含量高,不同地质地貌下土壤物理特征与化学特征存在较大空间变异。白云岩发育土壤在中海拔梯度下肥力状况稍好,高海拔梯度相对较差。白云岩区土壤厚度随坡度增大,有逐渐降低在趋势;而石砾含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同时,土壤厚度随坡位的影响自上而下呈现明显的递增规律,而石砾含量则与之相反。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营养差异不明显,草坡与灌草土壤厚度较为接近,而乔灌则明显高于前两者。相关分析表明,有机质、全氮与其他指标相关性较为明显,土壤厚度、土壤容重与化学指标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因子分析表明,白云岩土壤由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全钾,三个因子基本可以反映白云岩发育土壤的营养状况。 2、喀斯特石漠化区石灰岩发育形成在土壤岩石裸露率较高,土被不连续,不同地质地貌下土壤各指标存在空间变异。高海拔区土壤养分略差,低海拔区相对较好。土壤容重、土壤厚度随坡度等级增加有下降趋势,而石砾含量略有增加,岩石裸露率略有升高;缓坡与斜坡养分状况比陡坡与急坡略好。不同植被类型,乔灌、灌草与草坡,其土壤厚度差异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与其他指标相关性较大,土壤厚度、土壤容重与化学指标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石灰岩区土壤由有机质含量、全钾、速效磷与速效钾四个因子基本可以反映石灰岩发育土壤的营养状况。 3、通过对喀斯特石漠化区域立地指标研究,选择海拨、岩性、坡度、土壤连续度、土层厚度为立地分类指标,进行立地分类,将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区划为160个立地类型,480个立地类型亚型。 4、以立地类型划分指标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立地类型供给植被恢复的潜力进行等级评价,为喀斯特石漠化初期植被恢复与植物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