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定的自由——从萨特存在主义角度看伊迪丝·华顿作品中人物的结局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L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试图把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引入对华顿的研究中.该文并不是打算做影响研究,只是想证明如果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为出发点,也许能在华顿的作品中挖掘出我们以往没有注意过的东西.该文从华顿的《夏日》、《纯真年代》、《欢乐之家》和《国家风俗》中主要人物的结局入手,结合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如自由、选择、责任和他人等来分析造成人物如此结局的原因.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是被判定自由的,存在先于本质即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萨特的自由选择论认为任何人在任何条件下都同样是自由的,"不选"等于选择了不选.这种绝对的自由带给人的是无法回避和逃脱的责任,从而引起了人的各种焦虑情绪.萨特极其强调个体,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他人也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总是把自己当作主体,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他人也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同作者一样有主观性、意向性,作者自己往往成了他人的意向对象,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处于对立地位,"他人即地狱".该文结合这些基本理论分别进行分析,证明华顿作品中的人物结局体现出了某些存在主义特征.首先,抗争也好,妥协也好,所有文中被分析人物的选择都是自由的,外界环境起的是辅助性的推动作用,如果不是当事人自己的主动配合,也就不会导致相关的结果;其次,即便人物选择的是自杀这种极端的结局,即便萨特本人认为自杀是剥夺自由的举动,该文的重点并不在于分析这种行为本身,而在于探讨人物为什么会自主地选择这条道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人物不愿放弃自己的自由,否则倘若他们肯让步妥协,结局不一定会如此凄惨;最后,从华顿对于人与人间微妙关系的刻画中也能找出存在主义的论据.华顿笔下的人物通常都会经历一个从想当然地以为事情是在按自己的意志发展到恍然大悟,发觉在窥视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是被他人窥视的对象的过程.归到最后的结论中,如果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来看,华顿写的"人"己经不是现世世俗意义中的"人",而是抽象化的哲学意义上的人,对于她的作品的研究还可以推得更深.
其他文献
反语是言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然而人们对反语理论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反语运用的实际情况.自亚里斯多德以来,比之对隐喻的研究,人们对反语的研究很少.事实上,反语与隐喻
本文拟通过中国近现代思想家、翻译家辜鸿铭的个案研究来探讨儒家思想文化对其翻译活动的影响及其对弘扬儒家文化的重要作用。首先用传统译学的研究方法对译文进行语言字面层
论文首先对“意识形态”这一术语的发展历史作简要回顾,归纳总结出两种主要内涵。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分析了伍尔夫两部小说中的社会意识,认为两部作品体现了20世纪早期的社会意
西方的翻译理论长期以来强调翻译的客观性,原文本一直处于翻译研究的中心地位,以致译者的主体性鲜有发挥。19世纪70年代翻译理论的“文化转向”以及近年来对翻译伦理的探讨,
毫无疑问,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高不高,是检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败的一块重要的“试金石”。实践告诉我们。群众的满意度决定于他们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知晓度、
新春佳节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批准发布《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等646项国家标准.此次发布的国家标准涉及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翻译批评,是翻译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关的论著不多;二是缺乏明确的批评标准。受传统美学和诗学的影响,我国的翻译批评常常是印象式的和随感式的
自1991年以米,个人计算机的速度和能力大幅提高,使得多媒体软件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多媒体软件能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形式结合在一起传递给学习者。并且这种传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邓子恢。“文化大革命”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场大劫难,许多领导人都先后身陷困境,历遭磨难。原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也不例外。然而,这位久经考验的革命
本论文论述怀特小说的悲剧意义,主要研究对象为怀特的四部小说,即《姨妈的故事》、《沃斯》、《活体解剖者》以及《特莱庞的爱情》.论文首先依据目前本文作者所能搜集到的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