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类论文中英文摘要及物性对比研究——以《内蒙古大学学报》为例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q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是学术交流中很重要的媒介。一篇好的摘要可以让读者获取到该研究的主要内容,并进一步决定这篇论文是否有利用价值。近年来,摘要备受关注。然而先前的研究主要关注摘要的体裁结构和其语言特征。很少有人用及物性理论对中英文摘要进行全面的对比研究。  本论文基于此研究缺口,以系统功能理论下的及物性系统为理论依据,探究中英文摘要及物性的异同。本文通过观察法收集数据,语料来源于2009年到2014年在汉语期刊《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的关于语言学论文的41篇中文摘要和41篇英文摘要。  本论文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进行研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语料中的过程进行鉴定和分类,并对中英文摘要中的过程和过程类型分别进行数据分析;其次,对中英文中各过程的特征、功能以及转化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对比研究,并讨论中英文在这三个方面有所异同的原因。  经以上研究,本文总结出中英文摘要在过程以及过程类型分布上有显著的异同,而每个过程类型的功能却不尽相同。同时,研究发现中英文过程转换包含两大类,即过程的扩充跟缩减,以及不同过程类型间的转化。  该论文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此研究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首先,论文中有关及物性的研究成果可以使学习者理解中英文摘要语篇的语言特征。此外,中英文过程的不同之处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充分的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最后,本研究分析了中英过程间的转化,并且对这些转化进行详细划分,从而对以后的对比研究有所启示。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不断发展,多元化的文化理念也逐渐得到人们认可,从文化角度去研究文学作品也成为一种趋势,因而,对文学人物文化身份的探索也成为了一种新的主题。在这种形势
学位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由来已久,但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却也只是近些年来的事,而且非常有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勒菲弗尔、赫曼斯,国内蒋骁华、王东风等,针对意识形态对翻译
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家。其作品题材广泛,享誉国内外。幽默的风格,浓郁的地方色彩,特别是典型的北京方言,使老舍作品脍炙人口,并被翻译
日前,中煤集团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的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在京成立,并举行了签字仪式。该联盟的成立,对于加快提升我国煤炭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推动中央企业之间开展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实现重大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指出,中煤集团是我国一家大型综合煤炭企业,经营范围涉及煤炭的生产、运输、销售以及加工等多个方面,在我国的煤炭领域内占据着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