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及脂质代谢相关的炎性因子、血脂指标含量、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和基因的表达量,探索姜黄对动脉粥样硬化是否具有作用并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1.动物实验:72只健康大鼠,随机均分6组:空白对照组(K组)、模型对照组(M组)、辛伐他汀阳性组(Y组)、姜黄高、中、低剂量组(G、Z、D组)。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大鼠予以造模:自由饮水前提下,给予高脂饲料(80.8%基础饲料+10%猪油+5%白糖+3.5%胆固醇+0.5%胆酸钠+0.2%丙基硫氧嘧啶)。5组每只大鼠于造模开始时,腹腔注射60万IU/kg维生素D3,造模后第3、6、9、12周各注射10万IU/kg维生素D3,复制大鼠AS模型,造模周期为12周。2.检测指标:(1)末次给药后,10%水合氯醛麻醉,腹主动脉取血,4℃,3000rpm,离心10min后,ELISA法测血清中的TG、TC、LDL、TNF-α、IL-6含量。(2)打开胸腔,取完整主动脉,剪取一半,用多聚甲醛固定,经乙醇梯度脱水后,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变化。(3)免疫印迹法检测剩余主动脉组织中PI3K、Akt蛋白的表达情况。(4)RT-PCR法检测剩余主动脉组织中PI3K、Akt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6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56.40、65.40,P<0.05),除M组与D组IL-6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他任意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6组血清中TC、TG、LDL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9.66~54.60,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除M组与D组、Y组与G组、G组与Z组TC,M组与D组、G组与Z组TG,K组与Y组、G组与Z组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主动脉病理形态变化:HE染色结果显示,与K组相比,M组主动脉组织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泡沫样细胞浸润及明显增殖的平滑肌细胞,并出现散在钙化灶;Y组中炎性细胞、泡沫样细胞显著减少;G、Z、D组中仍可见炎性细胞、泡沫样细胞浸润及增殖的平滑肌细胞,但同M组相比上述病理改变均得到了显著缓解。(3)免疫印迹检测蛋白表达:6组主动脉组织中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878.68、297.83,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模型对照组PI3K、Akt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阳性组、姜黄高、中剂量组PI3K、Akt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4)RT-PCR检测mRNA的表达:6组大鼠主动脉组织中PI3K、Akt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F=2 930.20、2 874.12,P<0.05),模型对照组PI3K、Akt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阳性组、姜黄高、中、低剂量组PI3K、Akt mRNA的表达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结论:1.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AS大鼠模型主动脉炎性因子IL-6、TNF-α的生成及降低血清TC、TG、LDL水平,减少主动脉炎性浸润及降低脂质成分的堆积,显示出良好的抗AS效果。2.姜黄可抑制PI3K、Akt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并可能经由此通路,调节炎性因子的凋亡,改善脂质成分的代谢,促进以LDL为主的主动脉沉积脂质成分的自噬消除,进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症状,为AS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