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程椎间盘构建及体内生物学功能初步评价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i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模拟椎间盘组织结构和功能,构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组织工程椎间盘,初步评价其在体内的生物学功能。方法:(1)取3周龄新西兰大白兔椎间盘组织,利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别获取髓核细胞和纤维环细胞,观察鉴定第二代(P2)细胞。(2)利用交联反应制备的壳聚糖水凝胶作为髓核支架,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共-丁二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succinate-co-terephthalate),PBST]纺丝薄膜作为内纤维环支架,以实心的PBST环作为外纤维环支架。采用扫描电镜表征壳聚糖水凝胶和PBST纺丝薄膜的空间结构,测试PBST纺丝薄膜的孔隙率及吸水率。(3)在壳聚糖水凝胶、PBST纺丝薄膜上分别接种髓核细胞和纤维环细胞,培养3W后,HE染色检测支架的细胞相容性。(4)以壳聚糖水凝胶作为髓核支架,PBST纺丝薄膜作为内纤维环支架,实心的PBST环作为外纤维环支架,组装成PBST/壳聚糖水凝胶三相组织工程椎间盘支架,检测三相组织工程椎间盘支架的力学性能。(5)将P2代纤维环细胞、髓核细胞分别接种在纤维环、髓核支架上,再移至裸鼠皮下培养;4W后,通过HE、番红-O、CollagenⅡ免疫组化、Aggrecan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组织工程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和II型胶原蛋白、蛋白聚糖的表达。(6)用上述裸鼠皮下培养的组织工程椎间盘置换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的椎间盘,钢板固定相邻椎体。术后4W行X线、MRI检测并获取组织工程椎间盘标本,通过HE、番红-O、CollagenⅡ免疫组化、Aggrecan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组织工程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和II型胶原蛋白、蛋白聚糖的表达。(7)提取裸鼠皮下组织工程椎间盘(裸鼠组)、实验兔体内组织工程椎间盘(实验兔组)、兔正常椎间盘(对照组)的RNA,体外扩增CollagenⅡ、Aggrecan基因,RT-PCR检测II型胶原蛋白及蛋白聚糖的表达。结果:(1)体外培养的P2代纤维环细胞、髓核细胞在形态上呈长梭形或多边形,生长速度快。两种细胞的番红-O、CollagenⅡ免疫组化、Aggrecan(蛋白聚糖)免疫荧光染色均呈阳性,表明细胞分泌Ⅱ型胶原、蛋白聚糖。(2)壳聚糖水凝胶呈白色海绵状,吸水后呈透明胶冻状,扫描电镜见支架存在大量孔隙,孔隙之间相互连通。接种髓核细胞体外培养3W后,HE染色可见细胞在支架内生长良好,细胞分布均匀。(3)光镜下见PBST纤维粗细均匀,无珠状体形成;PBST纺丝薄膜呈白色,较疏松,孔隙率为61.83%±7.33%,吸水率为297.34%±57.13%;复合纤维环细胞体外培养3W后的PBST纺丝薄膜HE染色可见纤维环细胞在PBST纺丝薄膜内分布均匀,细胞大量增殖。(4)组装的三相组织工程椎间盘支架大小约9×5×2 mm,各相之间连接紧密,无明显缝隙;压缩强度为3.10MPa±0.13MPa,弹性模量为22.22 Mpa±0.92Mpa;拉伸强度为3.21MPa±0.18MPa,弹性模量为18.13MPa±1.30MPa。(5)裸鼠皮下构建的组织工程椎间盘具有与正常椎间盘相似的结构,各相之间融合良好,种子细胞在组织工程椎间盘内分泌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6)X线检测见钢板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断裂、移位,椎间隙高度正常;MRI检测见组织工程椎间盘T2相为高信号。(7)术后4W解剖实验兔,组织工程椎间盘在椎间隙位置良好,形态完整,无移位、碎裂;组织工程椎间盘的HE染色见大量细胞,番红-O、CollagenⅡ免疫组化、Aggrecan免疫荧光染色阳性,表明组织工程椎间盘含有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8)RT-PCR:CollagenⅡm RNA的表达:对照组高于实验兔组,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高于裸鼠组,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ggrecan m RNA的表达:对照组高于实验兔组,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高于裸鼠组,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裸鼠组高于实验兔组,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PBST/壳聚糖三相组织工程椎间盘支架材料符合正常椎间盘的结构特点,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孔隙率、力学性能和可塑性。(2)在裸鼠皮下构建的组织工程椎间盘各相之间融合良好,形态学观察、组织结构特点与正常椎间盘相似,具有细胞生物活性。(3)采用钢板固定相邻上下椎体的固定方式可靠。组织工程椎间盘在体内继续保持细胞活性,分泌椎间盘细胞外基质,部分发挥椎间盘的生物学功能。(4)本实验可为组织工程椎间盘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患者,女,59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疼痛20余年”入院。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右季肋区疼痛,每次持续3~5d,发作间隔约7d,疼痛性质描述不清,受凉及饱食后疼痛较为
基于研究生录取结果预测研究,对比网上已有的高考录取预测、考研分数线预测,通过python语言实现贝叶斯算法,做出切实有效的预估结果sklearn模型。在研究过程中,对比其他算法
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和信息共享,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但与此同时,随着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世界
目的:回顾分析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方法:随访研究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弋矶山医院采用经椎间孔椎
目的探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76例,按其入院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n=488)及
目的:1.采用湿纺法制备取向PCL/SF混合微米纤维膜;2.评估PCL/SF混合微米纤维膜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3.应用兔AF细胞-PCL/SF混合纤维膜复合体构建±30°斜交叠层组织工程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虚拟手术在现代医学手术训练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手术训练通常在尸体和动物上进行,这种方法不仅成本高,而且物理和生理特征表现与真实
目的:研究玻璃化冻存试剂(cryoprotectant agent,CPA)对于兔髓核细胞的毒性作用,从而为玻璃化冻存椎间盘选择合适的冻存试剂。方法:选取目前最常用的五种玻璃化冻存试剂:二甲
海藻和甘草属于“十八反”内容,按理不宜同方配伍应用,但是纵观古今医籍,不乏同用海藻、甘草者。搜集古代医籍和现代文献报道,证实海藻、甘草可以同方运用,并举例证实海藻、
基于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从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角度出发,探讨与分析若干有效的体育干预措施,如体育激励政策干预、体育教学干预、高校体育文化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