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功能文体学(Functional Stylistics)为“系统功能文体学”的简称,特指以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文体派别。自从1969年他在意大利召开的文体学研讨会上宣读了一篇颇具影响的论文“语言功能与文学文体”,归纳了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谋篇功能之后,国内国外许多学者开始了各种交叉学科的研究。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功能文体学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其中,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能文体学(Functional Stylistics)为“系统功能文体学”的简称,特指以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文体派别。自从1969年他在意大利召开的文体学研讨会上宣读了一篇颇具影响的论文“语言功能与文学文体”,归纳了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谋篇功能之后,国内国外许多学者开始了各种交叉学科的研究。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功能文体学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其中,将功能文体学三大元功能运用在口译学上面的研究也日渐增多。然而,绝大多数的学者将该理论运用在对文学作品的口译上,用在对外宣传文本(简称外宣文本)研究中的较少。因此,本报告结合功能文体学三大元功能来分析外宣源语的特征,通过分析源语的功能来探索功能文体学对于口译实践的指导,进而提出口译实践策略。本实践报告分析是在韩礼德功能文体学的指导下,结合本外宣源语的准确性,目的性以及时代性,通过源文词汇层面,时态层面,修辞手法以及词汇衔接的分析,体现了其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以及谋篇功能三大元功能在外宣源语中的应用,并一定程度上指导了汉英耳语同传口译实践的翻译策略。本文共计四部分。第一部分对研究案例进行描述。第二部分对任务过程进行描述。第三部分从功能文体学角度出发,结合外宣源语的特点,分析三大元功能在外宣源语中的应用,以及对口译策略的指导。第四部分为结论。
其他文献
研究方法对于学术成果的发现和新理论的提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翻译是不同语言的学术成果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桥梁。因此,翻译原文选自米尔德瑞德·帕顿与米歇尔·纽哈特联合编著的《研究方法解析》第一章,全面介绍了各类研究方法,包括研究方法的定义概念、实验方法以及应用。由于复合句频繁地出现在源语语言中,因此复合句的翻译策略剖析是本报告的重点内容。在源语文本中,复合句多为定语从句、宾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因此在本
健康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当健康的地位在人们的眼中熠熠生辉的时候,医疗事业是世界健康上升的阳光,很多人开始深深扎根于中医研究。作为一名中国人,作者对中医文化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中医学是一门融合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其中包括哲学、科学、生物学等等。中医学中包含很多经典的中国文化,其中的宝贵内涵对于大自然和人类身体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医的发展,中医逐渐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带来健康。因此
本篇报告的研究对象为笔者英译《金融四十人论坛月报》的翻译实践。实践中的源文本为金融论述文。该类文章兼具金融类文本的专业性,以及论述文要求叙述清晰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专业术语的使用,论述过程统一、连贯、重点明晰。而由于实践中的源文本由演讲转写而得,又使源文本具有口语特征,使翻译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更为复杂。论辩理论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由马尔科姆·威廉姆斯(Malcolm Williams)提出,吸纳了论辩图式
当代绘画在面貌上和观念上都与之前的绘画发生了很大变化,就西方而言在观念艺术发生之初,绘画便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诸如摄影、影像、现成品、装置、行为等;在当下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信息的快速交流与发展,文化的多元化更是打破了绘画的单一标准,当代绘画的发展越来越趋于艺术家的自身认知和感受,而这些自身认知便来源于艺术家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下所获得的个体经验,这些个体经验的不同也造就了当代绘画的不同面貌。
翻译实践过程通常被喻为“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一比喻折射出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不得不思考的一大问题:译文究竟应在多大程度上贴近原文?换言之,译者需要在翻译实践中展现何种程度的自由?从职业角度看,译者固然享有自由,但不能超越规矩,译者所彰显的必是负责任的自由。这就意味着译者要自觉端正自身的翻译伦理观,严格遵守翻译职业准则。唯有如此,译者方能更好地把握译文与原文的距离。新闻编译作为一种非文学翻译实践,要求编
本篇论文为口译实践报告,主要内容为分析笔者在“暴力与恐怖主义:阿拉伯伊斯兰思想的解读”讲座上的口译,口译形式为交替传译。讲座人艾哈迈德·布基里教授,是国际伊斯兰思想和伊斯兰文明专家,在世界文明对话、暴力活动与极端恐怖主义思想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本论文将结合释意理论对此次口译表现进行分析。释意理论又称为“达意理论”,由法国著名的翻译学家达尼卡·塞莱斯柯维奇于1968年提出。释意派理论认为,口译是交际
沉浸性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社会中各种电子媒介充斥着其概念。从影院到VR,沉浸技术深刻的影响了人们的视觉机制与思维逻辑。绘画在众多新媒介艺术的沉浸性效果的面前显得式微苍白,影像成为人们认知和模仿的对象,绘画的内容形式上也深受其影响。在此语境下,合理地运用新时代的技术带来的新视角不失为当代艺术工作者的一个契机。因此,选择新媒体领域中的热门理论来热场渐渐冷落边缘的绘画,将沉浸性的概念引入对绘画的分析,以经
此次英译汉翻译实践的原文本节选自2012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Language Functions Revisited(《语言功能回顾》)一书的第7-50页,节选部分主要围绕构建《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以下简称《欧框》)的理论基础以及“能做表达”作为指导目标等内容展开。文本类型为典型的学术类文本,具有内容科学、严谨、专业,句式复杂、长难句较多,语言较抽象等特点。基于翻译模因论,译者本着强势模因、
钱大昕,清乾隆时期学术之集大成者,被公称为“一代儒宗”,字晓征,又字及之,号辛楣,晚年自熟竹汀居士,江苏嘉定人。前人之于钱大昕的研究,或是泛泛论其生平,或是只择其一面而论。谈到钱大昕的书法,我们看到的多是其收藏的大量碑板拓片,遂前人单从这一角度出发,普遍认为大昕只专“碑学”,书学观片面局限。然结合其生平与书学之路做研究,笔者认为并非如此。钱大昕可谓是清代“碑帖融合”论的奠基人,他对待事物的辩证思维
通常来说,国家安全指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且不受威胁的状态。当前,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各国面临着严峻的威胁挑战,国家安全问题因此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更是在国际和国家安全领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关于美国国家安全问题的最权威文件,它直接或间接地表明其国家安全观和政策。国内外学者通常从国家安全战略的角度来研究历届《报告》。本文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