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持续推动产业升级,我国开始实施税制改革,通过税收来调整经济发展方向,优化经济结构。新一轮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后,国税地税机构合并,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减税降费使众多企业和个人受益,明显降低了小微企业税务负担,增强了竞争力。但同时也存在小微企业资格认定标准不统一、减税降费的指导性不足、政策享受滞后等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宏观指导价值。探究减税降费对小微企业经营绩效影响及其对策,对政策进行系统思考和优化,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本文选取小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减税降费实施后税负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丰富关于减税降费对小微企业的税负、财务等方面影响的相关研究,尝试提出应对建议,以促进减税政策的享受和推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在对国内外减税降费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政府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以小微企业为例分析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后企业的税收负担、盈利能力等财务状况的变化,研究减税降费对小微企业的影响。最后提出小微企业在减税降费下的对策建议,以期达到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生存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目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优惠力度,优化税务部门的管理服务以及完善与税收政策相配套的其他政策措施。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区域性的实证分析来验证减税政策实施的具体效果,对结构性减税的税制改革有一定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