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前纵组织成分复杂,其内占位性病变种类较多,这些病变在影像学上往往为软组织肿块,缺乏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同时,前纵隔解剖结构特殊、位置隐蔽,因此导致其内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难度很大。本研究将对一组前纵隔病变的CT表现进行分析,利用病理学结果作为对照,探讨不同前纵隔病变的CT特征性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前纵隔病变的CT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3年2月期间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前纵隔占位性病变病例34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5天内行胸部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CT扫描:采用SOMATOM Definition AS多层螺旋CT以及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对比剂采用优维显300高压注射器经手背静脉快速注射。图像分析由2名有经验的CT诊断医师对原始及重组图像进行双盲法分析,对病变部位、大小、形态、边界、是否强化、有无钙化、坏死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作出评价,凡意见不一致者协商解决。结果本组34例病例年龄22岁~74岁,平均年龄53±13岁,其中男20例、女14例。本组病例共包括胸腺增生1例、胸腺囊肿2例(分别是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囊肿和被覆鳞状上皮的的囊肿)、囊性淋巴管瘤1例、胸腺瘤24例(按WHO分型标准A、AB、B1、B2、B3、C分别有2、7、3、8、1和3例)、胸腺神经内分泌癌1例、淋巴瘤2例(分别为结节性霍奇金淋巴瘤和前纵隔间变大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Castleman病1例、成熟畸胎瘤1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1例。34例中其中有15例病变位于右前纵隔、9例位于中间、10例位于左侧。本组病变中,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者占76%(26/34),其余为不规则形;59%(20/34)边缘光滑,其余的欠光滑;15%(5/34)病变呈均匀强化、32%(11/34)呈团块样或斑片状不均匀强化、5例肿瘤囊壁点状或线样强化、26%(9/34)强化较不明显、4例无强化;24%(8/34)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显示不清,其余的较为清晰;4例同时合并胸腔积液征象。结论CT可以对胸腺增生、胸腺囊肿、淋巴管瘤、畸胎瘤、淋巴瘤、Castleman病、纤维性肿瘤进行定性诊断,是畸胎瘤最佳诊断方法;对典型的良性胸腺瘤和侵袭性胸腺瘤可以作出准确判断,而对部分不典型病例仅能作出良恶性倾向的预测;对侵袭性胸腺瘤和发生远处转移的胸腺癌能较好地鉴别,但与只发生临近转移的胸腺癌难以区分。对鳞状细胞胸腺癌和基底细胞样胸腺癌的诊断准确度高,而其他亚型的胸腺癌CT表现与胸腺类癌、纵隔淋巴瘤及恶性纵隔生殖细胞肿瘤相似,必须结合其他检查手段才能明确诊断。胸腺神经内分泌癌多数合并内分泌异常,也可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