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天气下的动态航班改航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yyiver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危险天气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航班延误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减少危险天气下的航班延误、提高空域资源利用率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改航作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利用空域的剩余资源、减少航班延误,因此探究危险天气下的航班改航技术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危险天气下的动态航班改航技术展开了新的研究。首先,对危险天气下的航空器飞行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静态飞行禁止区进行精确划设,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天气运动特性提出三种飞行禁止区移动预测模型,以及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的边界预测算法,采用实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划设的飞行禁止区在短时段内具备较高的精确性。其次,根据危险天气影响空域的情况,对基于最大流最小割理论的危险天气下的空域容量评估方法进行研究,结合管制员经验以及航空器偏航习惯,建立扇区动态容量评估模型以及终端区动态容量评估模型,采用实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评估结果能反映出危险天气下空域容量变化趋势,且与专家意见较为吻合。再次,根据危险天气影响航班计划航线的情况,对改航路径安全性进行研究,在充分考虑飞行员工作负荷、航空器性能等限制因素基础上,建立基于改航路径安全性的改航路径规划数学模型,并设计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求解,实施静态改航路径规划,同时考虑飞行禁止区移动情况,提出碰撞模型以及动态改航路径规划算法,采用实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动态改航与静态改航相比得到的路径更加经济,但改航效率较低。最后,结合地面等待策略和改航策略,将受危险天气影响的扇区视为流量约束区,根据扇区受危险天气影响的情况,建立基于改航策略的流量管理模型,并设计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求解,采用实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提高了流量约束区以及航路的利用率,减少了航班总延误时间。
其他文献
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中所使用光学元件的中频段小尺度制造误差将严重影响整个光学系统的性能。目前,光学元件中频误差主要用干涉仪来测量,而评价干涉仪系统本身性能的基本量是系统的传递函数。现有的干涉仪系统传递函数主要用标准台阶相位比较法测量,此法需要一块高精度台阶板。首先,根据干涉仪系统传递函数的测试原理,制定了台阶相位比较法测量干涉仪系统传递函数的实验方案,编写计算程序,测试了不同型号干涉仪的系统传递函数
散斑干涉测量技术以其高灵敏性、实时、全场、无接触等优点,并结合相移技术、计算机、CCD和各种算法的发展,已被逐渐广泛地应用到微变形测量、表面粗糙度分析、应力应变分析、
光学传递函数(OTF)是目前评价光学系统成像质量客观有效的指标,已广泛地应用于光学系统设计、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与检测。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光电探测器及图像采集和处理技术的发展,光学传递函数测量仪也不断改进,出现了视频式光学传递函数测量仪。本文研究视频式光学传递函数测量仪,其测量原理基于电子扫描式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和数字傅立叶分析法,以星点孔为目标物,面阵电荷耦合器件(CCD)为像接收器件,计算机完
颗粒粒度分布是衡量颗粒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准确测量在水库、港口、航道等水利工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颗粒粒度分布的测量方法因测量过程繁琐、测量时间长、测
石济客专是我国“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联调联试是该线路开通前动态验收的关键环节。通过系统地识别石济客专联调联试危险源并对其进行风险管理,为石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