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单中心数据分析及CPS1参与肝癌细胞阿帕替尼耐药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ad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原发性肝癌(后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居前列。早期肝癌首选手术治疗,旨在根治性切除;晚期肝癌以分子靶向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等系统治疗为主,旨在尽可能控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目前在我国获批的用于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的药物包括索拉非尼、仑伐替尼、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FOLFOX4等,对于已接受索拉非尼并进展的患者,二线治疗选择瑞戈非尼、阿帕替尼、卡瑞丽珠单抗等。虽然肝癌治疗已取得一些成果,但总体疗效不突出,患者生存获益有限,且部分患者无法承担高额的治疗费用,亟需疗效相当、价格可及的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肝癌治疗领域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我国新药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国产分子靶向药物逐渐进入临床。甲磺酸阿帕替尼为我国自主研发的1.1类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最早被批准用于晚期胃腺癌及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其广谱抗肿瘤作用亦在肝癌中得以体现,研究表明,阿帕替尼不仅在体外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还可为肝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2020年12月已在国内获批晚期肝癌的二线治疗,而一线数据还有待真实世界临床研究进一步完善。此外,相比于其他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价格低,可及性强,在国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耐药是肝癌研究的另一热点,肝癌发生发展受诸多信号通路所调控,耐药模式也较为复杂,以阿帕替尼为代表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在肝癌的耐药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进一步挖掘肝癌对阿帕替尼等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耐药机制,探寻新的治疗靶点,对肝癌患者全程管理、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目的:1.收集本中心(西京医院)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肝癌患者临床资料,详细随访,在真实世界研究中评估阿帕替尼对肝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在体外建立阿帕替尼耐药肝癌细胞株,初步探索相关耐药机制。方法:1.真实世界临床研究:选取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及亚组生存分析,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血清AFP水平变化情况,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阿帕替尼治疗肝癌疗效之影响因素,统计并分析相关不良反应。2.耐药相关体外研究:选取人SNU-739和SNU-878肝癌细胞系,采用低浓度梯度递增法建立阿帕替尼耐药细胞株,MTS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进行各阶段药敏试验。(1)对野生型和耐药型细胞进行药敏试验,验证其耐药特性。(2)利用两组细胞样本进行RNA芯片检测,对m RNA表达差异较大的基因进行q PCR验证,筛选出差异最大的基因——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1(carbamoyl phosphate synthetase 1,CPS1),western blot法进一步验证其蛋白表达差异。(3)构建CPS1稳定过表达耐药细胞株,对转染前后细胞进行药敏试验,验证CPS1功能。(4)查阅文献发现CPS1受肝激酶B1(liver kinase B 1,LKB1)负性调控,western blot法验证野生型和耐药型细胞LKB1蛋白表达差异。构建LKB1稳定敲低耐药细胞株,对转染前后细胞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及药敏试验,验证LKB1功能。结果:1.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共回顾性收集51例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m PFS为8个月(95%CI:5.9-10.1),且治疗后血清AF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Child-Pugh分级、肝脏病灶数量、肝脏最大病灶长径可能是影响阿帕替尼疗效的(PFS)的危险因素。(3)阿帕替尼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2%,包括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腹泻、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白细胞减少、蛋白尿等。通过调整药物剂量并给予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可耐受不良反应。2.耐药相关体外研究:(1)经阿帕替尼处理后,耐药型细胞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显著高于野生型细胞,而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野生型细胞,表明成功建立阿帕替尼耐药细胞株。根据MTS实验数据,给药48h后阿帕替尼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故选取48h作为标准给药时间。(2)与野生型细胞比较,CPS1 m RNA及蛋白在耐药型细胞中显著下调。(3)过表达CPS1可显著降低肝癌细胞活力及克隆形成数、提高细胞凋亡率,提示过表达CPS1可恢复肝癌对阿帕替尼的敏感性。(4)LKB1在耐药型细胞中表达上调,且负性调控CPS1表达,下调LKB1亦可恢复肝癌细胞对阿帕替尼的敏感性。结论:1.单中心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显示,阿帕替尼可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预后,且安全性良好。2.体外研究表明,经过阿帕替尼长期诱导,肝癌细胞株中LKB1表达水平增高并下调CPS1,使细胞产生耐药性;而过表达CPS1或沉默LKB1均可逆转肝癌对阿帕替尼的耐药性。
其他文献
【背景】m6A修饰是真核细胞mRNA最常见的转录后修饰之一,这个过程通常是:书写酶调节了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信使RNA的m6A修饰,随后阅读酶识别并进一步调节基因的表达;同时,擦除酶将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mRNA中m6A擦去,使阅读酶不能发挥其基于m6A修饰的分子生物学作用,从而达到调节癌基因或抑癌基因表达的目的。总之,m6A修饰系统中的书写酶、擦除酶和阅读酶共同动态调节m6A修饰水平,其可影响着mR
学位
研究背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统计,2016年全球逾38%的成年人口超重或肥胖,而预计到2030年,全球超重或肥胖成年人占比将超过57.8%,且发展中国家的上升比例更大。肥胖能够显著增加患高血压、心肌梗死、卒中、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目前,肥胖及其相关心血管疾病已经呈现出全球大流行的趋势,这将给全人类、全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健康成年心脏
学位
输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然而当患者输入不相容的红细胞(RBC)或大量不相容的血浆时,会引发溶血性输血反应(HTRs),包括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与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AHTRs)在输血开始后24小时内发生,一旦发生AHTR,就会产生大量的血红素(HEME),当触珠蛋白和血红素加氧酶处理血红素的能力饱和后,机体不再能结合并清除血红素时,过多的血红素会导致器官的损害,如心、肺、
学位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与生命。迄今,CRC的临床治疗中尚缺少有效的手段,干预药物的研发依然缺乏有效的靶标。因此,系统揭示CRC的发病机制、寻找药物干预的有效靶标一直是本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nonical,TR
学位
研究目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目前尚无治愈方法,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在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中,原发性损伤对脊髓神经结构的伤害难以逆转,因此,减轻继发性损伤是目前治疗SCI的关键。现有的大量研究表明:损伤区持续的免疫炎症反应是影响损伤脊髓修复和再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脊髓区巨噬细胞作为重要的免疫炎性细胞,在调控免疫炎性反应、参与脊髓损伤与修复中发挥重
学位
研究背景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是由于基因表达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细胞表型改变及细胞功能特化的生物学过程。从组织水平来看,结直肠组织分化是大肠组织从高分化潜能向低分化潜能转变、从不成熟的发育状态向成熟状态转变的过程。而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分化则是肿瘤组织从异常分化的不成熟状态向成熟状态转换的过程。结直肠癌分化与细胞间的粘附连接发生改
学位
【研究背景】炎性肠病(IBD)是一种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在内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发生IBD后,患者常出现腹泻、腹痛、肠梗阻、粘液便,甚至是血便等临床症状。通常患者可使用5-氨基水杨酸(5-ASAs)、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和免疫抑制剂类的药物缓解IBD急性期的症状,但这些药物无法从根本上治疗IBD。伴随着病
学位
研究背景:外固定架、植入式假肢及经皮植入假体等经皮植入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实现经皮部位的生物密封,提高其与机体的整合效果,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期望通过对经皮植入物表面进行改性和修饰,以解决上述问题。在本研究中,课题构建了微型沟槽图案化和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涂层两种方法,用 以修饰经皮植入钛合金材料表面,并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以睡眠中骨骼肌张力失迟缓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常导致伴随梦境出现的异常夜间行为,如夜间拳打脚踢、异常发声,导致自身或床伴受伤。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3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 Third E
学位
研究背景众所周知,卵巢癌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十分隐匿并且目前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指标与方法,导致多数卵巢癌患者首诊时已为肿瘤晚期,并且造成全身性广泛的肿瘤转移。目前临床中对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肿瘤切除术加上以铂类药物为主的化学治疗,但85%的卵巢癌患者在完成化疗后出现复发,导致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低于50%,导致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患者对药物产生耐受性与抵抗性。因此探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