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贸易出口位居世界第一。然而中国的对外贸易始终处在“微笑曲线”的最低端,出口贸易的增长主要依靠产品与目标市场组合扩张的集约边际实现,新产品与新市场多元化的广延边际贡献则十分有限。一味依靠传统的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的出口贸易模式不具备可持续性,必须培育出具有内生性的出口贸易新优势,外贸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微微观基础,任何经济现象、经济规律最终都将归于要素的优化组合。外贸转型升级的根本在于企业的能动变革,在于经济活动的微微观基础---要素的有效配置。中国的外贸转型升级所表现出来的粘滞、非均衡、路径依赖等难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要素市场的扭曲。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也恰好验证了中国要素市场所存在的严重问题。相比其他经济领域,要素市场与外贸领域的关联性更高。要素禀赋理论早已指出,一国的贸易比较优势由该国的要素禀赋决定,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信息完全、市场完全的理论假设下,要素禀赋是一国外贸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在现实中,要素市场信息完全、市场完全的假设过于理想化,加之中国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特殊的行政安排,导致了中国要素市场的扭曲广泛存在。这种扭曲在初期促进了中国外贸的极大发展,但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外贸发展方式有了新的要求,外贸发展方式和外贸结构的转变势在必行,从而要素市场与外贸转型升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凸显。要素市场扭曲对外贸转型升级的变革产生了负向的路径依赖效应,是外贸转型升级进展缓慢的微微观因素。从理论层面厘清要素市场扭曲与外贸转型升级的理论内涵,以及要素市场扭曲对外贸转型升级的影响机理是解读中国外贸转型升级过程中要素市场起到的现实作用的突破口和理论基石。在抽象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现实出发,发掘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的现状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及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现状,将为理论分析提供现实依据。接下来,论文对要素市场扭曲对外贸转型升级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以科学的实证模型和充分的实证结果,验证理论分析过程中所提出来理论命题。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为中国的外贸转型升级提供科学可靠的政策建议。鉴于上述研究思路,该论文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要素市场扭曲和外贸转型升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要素市场扭曲对外贸转型升级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并通过对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现实的分析,从理论层面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内涵进行扩展。研究结果发现,无论从要素供给扭曲、要素价格扭曲,还是要素配置扭曲的影响路径来看,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都将导致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不可持续或停滞不前,或者说是外贸升级恶化。外贸转型升级的恶化反过来将进一步恶化企业的经营条件,最终形成蛛网传导路径依赖。第二,运用数理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的表现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归纳。研究发现,外贸商品结构与方式结构呈现逐渐优化态势,但外贸主体结构与内外部空间结构失衡仍然比较严重,同时我国外贸条件持续恶化,外贸竞争力有待提高。通过分析发现影响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的因素主要包括要素层面供需不平衡,企业层面生产管理低效,产业层面转移易、升级难,国家层面顶层设计效度不高等。第三,通过文献检索、考察调研对要素市场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研究发现,中国各种要素市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例如劳动力素养稳步提升,但劳动生产率不高;资本要素规模逐年增加,但地区供给不平衡;科技研发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但产业化率低下;环境保护日趋严厉,但环境污染和破坏依旧不容乐观。论文采用先进的数理方法工具对其扭曲程度进行了系统测度。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不应仅仅局限于要素价格扭曲,而是应当包含要素供给扭曲、要素价格扭曲和要素配置扭曲三个方面的内容。测度结果显示我国要素供给、要素价格和要素配置都存在着较大程度的扭曲。第四,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对要素市场扭曲与外贸转型升级互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对实证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外贸转型升级的影响以负向为主,研究结果证实了前文对于要素市场扭曲与外贸转型关系的理论分析和推断。第五,基于上述研究,从要素供给、要素价格和要素配置三个层面,提出修正要素市场扭曲促进外贸转型升级的切实、科学、可行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