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柱及其戏曲作品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安徽籍戏曲家人数众多,著作颇夥。清中期,戏曲呈现出明显的文人主体化特征,文人曲家不再关注用作品吸引市民阶层,情节关目和舞台效果不再是文人曲家的追求,他们开始转向自觉传达自身的主体精神和主体需求,戏曲越来越向诗文化发展,渐成“诗曲一体”。安徽籍戏曲家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创作出相当数量的文人剧。汪柱是原籍安徽歙县,寄籍江苏,是清乾隆年间的重要戏曲家。汪柱一字石坡,又字铁林,号“洞圆山客”,他的祖先在唐代立下安定战乱之功,被封为越国公,即今安徽歙县。汪柱对传奇、杂剧和散曲的戏曲体裁都有涉猎,著有《砥石斋二种曲》,乾隆年间松月轩刊版,保存完好,并附刻《赏心幽品》、《破牢愁》、《妻梅子鹤》及散曲《秋日遣兴》[正宫端正好]一套。汪柱的作品是乾隆时期文人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清代安徽籍戏曲作家,学界对汪氏的创作全貌迄今尚未有专文介绍和论述,学界对他的关注几乎是空白。本文以汪柱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地梳理了其生平家世情况,对其《砥石斋二种曲》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最终总结出汪柱的戏曲创作特色。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汪柱的生平和家世。从《砥石斋二种曲》所附刻的三篇序和一篇跋中找到了能厘清汪柱生平的重要线索。汪柱祖先唐朝时在徽州治乱有功,被封为越国公。汪石坡八岁时跟随吴佺学习诗书,十五岁开始做诗,特别爱好诗书学问。汪柱的父亲汪筠原为袁浦的名士,写过《浣心文集》。但是科举之路一直不顺,最后捐粟作了一个正九品的芝麻官。为了孩子们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下成长,汪筠多与名士交游,所以后来汪柱又陆续追随诸城刘督学、玉盟陈道长学习科举与八股文。汪柱从小就受这些名士风格的影响,与诗书为伴,以科举为人生目标,汪柱的才华也颇受他们的赏识。因为成绩名列前茅,被提拔为县学生员。1765年,二十岁的汪柱在江苏常州参加了会试,这本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有人举荐了他为房首,但因为二场挂误,汪柱没能中举。在此之后,汪柱的科举之路一直不顺。父亲在汪柱第一次科考后不久就与世长辞,家庭发生巨变之后,汪柱开始了他的戏曲创作生涯。1783年汪柱中举时应为四十岁出头,那么汪柱的生年可能是在1740-1743年之间。本章还对汪柱的祖先,徽民之神汪华做了简要探究。第二章对汪柱的《砥石斋二种曲》做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两部传奇《梦里缘》和《诗扇记》都是才子佳人剧,讲述才子与佳人如何克服困难,历尽艰辛,终成眷属。无论是《梦里缘》里的周化,还是《诗扇记》中的庞英,他们不仅有着理想人格,还有着令汪柱艳羡的人生际遇。他们满腹经纶,风流倜傥,即使遇到艰难的处境,也总有良朋义侠鼎力相助,有诗才兼备的佳人爱慕,最终总有“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的美满结局。汪柱通过才子佳人剧想表达的并非是对“情”的推崇,相反,他是在为自己描绘一个理想化的人生蓝图,以消解内心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苦闷。本章还对《梦里缘》中良朋的角色功能,《诗扇记》传奇本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汪柱其它的戏曲作品。包括《赏心幽品》四种、《破牢愁》、《妻梅子鹤》及散曲《秋日遣兴》一首。《赏心幽品》四种中,他以屈原、陶渊明、苏轼等古人为精神领袖,学习他们如何能够在逆境中坚守自己的内心。汪柱将四君子和四位名人志士结合起来,借以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却依旧踌躇满志的心境。他以屈原的志存高远、陶渊明的怡然自得和苏东坡的超然自适疏解自己的壮志难酬,以梅兰竹菊的谦谦君子之风自勉。在《破牢愁》中,汪柱对知识分子的不谙世故进行自嘲和自解。本章还对汪柱杂剧创作时间进行了研究。
其他文献
吴晟以其乡土特色的诗歌创作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台湾当代新诗史上乡土诗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称为“泥土诗人”、“农村诗人”。他的乡土诗对台湾现实主义新诗的发展影响深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弹性用工方式,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我们不能只看到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这是对劳务派遣进行法律规制的认识论基础。劳务派遣作为一种具体的用
朱素臣,名(?),字素臣,号荃庵,江苏吴县人,戏曲作家,生卒年不详,学界多数认为其生于1620年左右,卒于1701年以后。与朱佐朝为兄弟,是活跃在明末清初民间剧坛中的苏州派作家群体
王权作为清代晚期甘肃著名诗人、学者,其诗文作品深受时人及后世的好评,谢章铤、樊增祥、宫尔铎、钱仲联等人都给予他很高的赞誉。但由于种种原因,关于王权生平及著作的研究
王了一与秦似是父子,他们都是现代散文史里的重要人物。王了一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学者散文的代表人物之一,秦似是杂文“野草派”(包括桂林时期和香港时期)的重要成员。在
本文以蒙古族学院批评队伍为研究对象,分析蒙古文学学院批评的总体情况,以企概括蒙古文学学院批评的特点。论文由绪论、正文(1—3章)、结语三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说明论文的
货物交付是海上货物运输下承运人承担的重要义务,也是货物运输合同的主要目的,往往导致货物运输合同的终结。尽管货物交付是海上货物运输中的关键一环,但在《鹿特丹规则》之
《广陵潮》是清末民初小说家李涵秋的重要代表作,小说以扬州城为主要背景,兼有涉足武汉、上海等在近代中国迅速崛起的城市,反映了自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七十余年的社会历史变
汉代待诏制度的形成,使得大批方士、文人汇聚于朝堂内外。大多数待诏臣乃方士或方士型文人,他们对鬼神阴阳灾异之说的宣扬,使得汉代小说孕育的文化土壤得以形成,为小说的产生
唐宋詩學中的“比興復振”並非是单純的文學史事件,而是詩歌尋求“確定性”的“意義重建”過程。此一進程舆唐宋政治詩學的進展有很大關聯。而宋代詩學中以“比興結構”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