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类)对象的相似性和一个(类)对象的一个已知特征推出另一个(类)对象也具有这个特征的过程,其中关系类比推理是类比推理的核心。目前,研究者关于前运算阶段儿童在简单的任务上具有一定类比推理能力已达成共识,但是不同复杂性任务上儿童类比推理的发展状况却较少有研究者关注。探讨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寻找一个复杂性理论精细地刻画类比任务难度。基于此,本研究选用经典的A:B::C:D范式,采用关系一表征复杂性模型从等级复杂性和水平复杂性分析任务难度,探讨儿童在不同复杂性任务上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具体来讲,本研究采用儿童熟悉的动词(如追,画)体现关系,设计难度不同的两类图片材料,每类6张图片。简单任务由两个物体体现关系,复杂任务由三个物体体现关系。如关系“追”,简单任务:源问题,猫追老鼠;靶问题,男孩追女孩。复杂任务:源问题,狗追猫,猫追老鼠;靶问题,大人追男孩,男孩追女孩。从等级复杂性角度讲,两类任务都包含了源问题(A:B)和靶问题(C:D)各自内部的低层次关系(一级关系)和两个低层次关系之间(A:B与C:D)的关系(二级关系),因此关系的层级数目是2,那么等级复杂性为2;从水平复杂性角度讲,简单任务的低层次关系上反映的是两个元素间的二元关系,复杂任务的低层次关系上反映的是三个元素间的三元关系。
研究选取115名5-9岁儿童探讨他们在不同复杂性任务上的推理水平和特点或方式。结果表明:(1)5岁儿童具备了一定的关系类比推理能力。简单任务上,50%的儿童能成功完成至少4个题目,平均分为6.92(满分12分),但在复杂的任务上却只有29.20%的儿童成功完成至少4个题目,平均分为2.75。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类比推理能力不断发展,并且简单任务上的成绩显著高于复杂任务上的成绩。到9岁,两类任务的平均分分别为11.91、9.53。(2)儿童类比推理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推理方式主要有:充分意义上掌握了类比推理、部分完成了类比推理、变形的类比推理、不能类比推理和不确定能否类比推理。其中,前三种方式都是在理解任务中二级关系的基础上完成了类比推理任务,统称为二级关系推理。三者的区别在于,部分完成了类比推理是复杂任务上特有的,指的是只根据源问题和靶问题的部分关系相似推理;而变形的类比推理方式是直观的从位置角度推理。不能类比推理又分为不能理解一级关系和理解一级关系不理解二级关系两种情况。(3)简单任务上,5-9岁儿童充分意义上掌握了类比推理的人次比例从57.64%上升到95.51%;不理解任务中的一级关系的人次比例从17.36%下降为0;理解了一级关系但不能上升为二级关系的人次比例从20.18%降到1.28%。在复杂任务上,5-9岁儿童充分意义上掌握了类比推理的人次比例从6.94%提高到57.69%;不能理解一级关系的人次比例由29.86%降为3.85%;理解了一级关系不能上升为二级关系的人次比例从26,39%下降为1.92%。此外,复杂任务上,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完成类比推理任务的人次比例与二级关系推理的人次比例之间的比值也逐渐降低。
综上,任务复杂性是影响类比推理发展的重要因素。简单任务上,前运算阶段具备了关系推理能力,但复杂的任务上,到具体运算阶段才得到较好地发展。总体来讲,在两类任务上,儿童的推理方式经历了从不能推理到部分完成类比推理,再到充分意义上掌握类比推理的变化过程。此外,变形的推理--位置关系推理也是这个过程不可缺少的推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