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s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背景下对化学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课程改革应侧重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学是培养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本研究结合笔者在初中化学一线教师的经验探讨通过初中化学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出根据核心素养的目标优化演示实验的教学策略。全文包括了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笔者根据研读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查阅文献资料,介绍了本文的问题提出的背景,并阐述了演示实验和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以及分析了初中化学演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例如:为了应对中考,教师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教实验而教实验;化学课时安排少;实验室建设少,不够健全;实验开展率不高,现象观察不明显;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创新实验偏少等。还介绍演示实验的教学对于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最后介绍了研究的方法。第二部分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素养与化学素养、核心素养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并对人本主义理论、学习进阶理论、多元智能理论、STSE教育理论与演示实验的相关理论作出了介绍。第三部分针对初中化学演示实验及“核心素养”设计了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主要调查演示实验的开展情况以及教师对演示实验中教学设计的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以及实施情况。第四部分根据笔者的学习和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经验提出了针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演示实验的几种优化策略,如下:改进和创新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品质;微型实验教学,传播绿色化学理念;前置先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手持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信息素养能力;明确实验教学目标,推进化学实验的进行;补充化学演示实验,充实演示实验的内容;开展演示实验的教学评价,促进演示实验教育质量的提高;探索开展线上演示实验的教学。设计了主要针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4个教学案例,并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第五部分为结束语,对本文的研究的结论、启示、创新、不足与展望进行了阐述。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在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并期望能够为同行提供一点参考。
其他文献
科学思维在学生终身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生物科学史不单是呈现知识发现和发展的过程,还蕴藏科学家在探索真理过程的所表现出来的科学思维,是教学中用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良好材料。笔者在知网中输入“生物科学史”、“科学思维”等关键词后发现,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案例不多。因而,在查阅大量文献和调查的基础上,本课题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展开运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实践研究。笔者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生物学课程的宗旨。科学思维作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基于事实证据和逻辑推理,服务于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主要包括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和批判性思维四个维度。科学发现是在科学思维与旧知识旧经验的良性互动下产生,所以科学思维水平的提高对于学生科学探索生物学规律、把握事物的本质有重要作用。论证是在论据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维度组成,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科学探究作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以问题为核心的,要求学习者能够基于现象提出问题,针对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设计并实施,最终得出结论并表达交流。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文通过思考传统文化元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揭示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论述了课程创新的形式、融合民间艺术的方法,并结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探析了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文化元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这个论题。
新课程改革以来,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逐渐成为生物学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是生物学知识学习的重要索引,生物学知识和相关技能的获得,是在解决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尤其是生物学科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形成适宜的问题表征。学生对生物学科问题的表征水平决定着他们能否成功解决问题。目前,国内外大多倾向于研究问题表征的内涵、影响因素和发展性等,且多以物理、化学学
学习进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是如何变化的,可以对学生理解概念的学习路径进行描述。构建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学习进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建构概念体系,运用所学概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以“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为例,构建高中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学习进阶。首先通过阅读和梳理文献,归纳学习进阶理论,阐述学习进阶的定义和内涵,总结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以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程基本理念。如何做好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生物学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是生物学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历经较长的时间,它需要循序渐进落实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传统课时教学实际是学科知识的碎片化教学,不利于学生学科逻辑思维的培养,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受到限制。相对于课时教学,单元教学有助于教师站在更高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下,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日益受到重视。教学中教师应当凸显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剖析,关注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概念体系的建构。现有的教学虽意识到重要概念的重要性,但仍无法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深层理解和迁移。教学评价方式多以教学结束时的传统测验为主,无法为课堂的重要概念教学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教学中应如何开展重要概念教学,如何通过评价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学生对重要
生物科学是反映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许多的生物科学结论来自于生物科学实验,而实验设计技能直接影响实验的进行乃至实验结果的正确性。科学探究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作为科学探究的重要组分,实验设计技能影响着科学探究素养的养成,进而影响生物课程目标的达成。实验设计技能是一种智力技能,而智力技能的形成遵循智力动作的形成理论。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法,综述了国内外智力技能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在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是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IBO)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高部分“学有所余”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课外活动之一。由于生物学联赛的试题由4个模块组成,涉及学科面广、题量大,为更好地了解联赛试题的命题特点及发展趋势,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分类比较法以及统计分析法,以近5年(2015-2019年)生物学联赛试题中模块三即“生态与动物行为学”为对象,分析了试题的结构、知识点和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