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文化向生态文化的过渡,引发了教育的变革,校园建设理念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校园建设被注入新的元素,用“生态”的理念来改建、新建、扩建校园,必然成为未来学校建设的新趋势,因为生态校园的建设注重的是“以人为本”、“生态”的建设,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多元化需求。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本市校园建设中存在许多不良现象,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而在查阅文献中发现,对此的有关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笔者对中小学生态校园建设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使研究者将视线更多地转移到中小学校园建设中,使当地教育行政管理决策者了解到生态校园建设的必要性,以此推动包头市生态校园建设进程。对于包头市中小学生态校园问题的研究,笔者通过借鉴生态学、教育生态学和教育管理学等理念,首先在诸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小学生态校园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对生态校园功能的多元化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其次,通过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围绕着人们对生态校园的认知程度、管理效果、建设现状和整体环境构建等问题对包头市中小学生态校园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生态校园建设理念认识的偏差;(二)生态校园建设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三)生态校园建设内容的滞后性;(四)生态校园建设的整体环境构建不力。以上种种问题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集中体现在:人们生态校园意识的模糊性、城市经济发展的制约、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不作为和中小学生态校园理论体系的不健全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借鉴国内外中小学生态校园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改善当地中小学生态校园环境的策略,主要有六个方面:树立校园建设生态观、加强生态校园建设行政管理职能、改善校园生态物质环境、开展生态教育、强化社区生态环境建设、完善生态校园社会舆论机制。最后,笔者希望过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加快包头市中小学生态校园建设的步伐,以适应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