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总结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中学平面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演变对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制订修正与认识有很大的帮助。故本论文想要研究的问题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中学平面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演变及其启示。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小问题:
1、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中学平面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演变历程是怎样的?
2、平面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演变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3、平面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演变给中学数学教育带来的思考有哪些?
本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法、比较法等方法,对我国二十世纪以来中学平面几何内容处理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具体的比较过程里,本论文把中国二十世纪以来中学平面几何课程划分为八个时间段:(1)论证几何为主时期(1901年至1923年);(2)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融合的时期(1923年至1928年);(3)先实验几何后论证几何时期(1929年至1952年);(4)以论证几何为主时期(1952年至1957年);(5)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时期(1957年至1966年);(6)
注重实践的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时期(1966年至1976年);(7)以论证几何为主时期(1976年至2001年);(8)先实验几何后论证几何时期(2001-至今)。
在此基础上,按照中学平面几何内容采用何种处理方式这一依据,对各个时期的教材、大纲、标准,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得出启示。
(一)平面几何内容处理方式必须与教育的各级目标、所处时代的背景与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合。
(二)平面几何的不同教育价值和功能与处理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实验几何是学习论证几何的必要前提。
最后,从这些演变历程里,可以对我们中学的平面几何教育,带来以下思考:
(一)理想的平面几何内容处理方式应该多种形式并重。
(二)进一步发展学生真正的证明能力而非证明技巧。
(三)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