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一个立足现实主义,且在新时期不断寻求创新的剧作家,李龙云自1978年出版第一部话剧《有这样一个小院》以来,已经创作了近十部剧作。李龙云的剧作具有鲜明的北京地域文化标识,空间、时间与人共同构建了李龙云剧作中的北京。这既是由日常生活,也是由普通市民特有精神气质所建构起来的北京。而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李龙云也主动担任起“小井说书人”的重担,他始终站在民间的立场,以一种平视的眼光,展现了新时期以来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立足现实主义,且在新时期不断寻求创新的剧作家,李龙云自1978年出版第一部话剧《有这样一个小院》以来,已经创作了近十部剧作。李龙云的剧作具有鲜明的北京地域文化标识,空间、时间与人共同构建了李龙云剧作中的北京。这既是由日常生活,也是由普通市民特有精神气质所建构起来的北京。而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李龙云也主动担任起“小井说书人”的重担,他始终站在民间的立场,以一种平视的眼光,展现了新时期以来北京市井细民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以及精神状态。他对于北京城的展现,既带有深厚的个人情感,也具有剧作家的社会责任意识。本论文以李龙云剧作的北京书写为主要研究内容,选取其带有浓郁北京地域色彩的剧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立足文本细读,对李龙云的北京书写进行全方位的审视与考察,探析李龙云北京书写的特征。全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分析剧作中的北京的城市空间。在李龙云的剧作中,小院、胡同、广场等居住与社会交往的空间,它们作为北京城内的小细胞,承载着人们的生活。住在这里的人们,走出小院来到胡同奔向街道与广场,最终还会回到属于他们的小院之中。小院、胡同、街道与广场等既成为了人们走向社会的通道,也代表着一种分隔,通过分析剧作中空间的层层扩大与收缩,探讨北京独特的城市空间形态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展现北京城的封闭与开放。第二章主要分析剧作中的时间,通过历史时间与日常生活的分析,探讨李龙云的时间观以及剧作中时间的流逝与凝固。李龙云在剧作中挑选了几个具有标志性的时间节点,连结成一条明晰的时间线索,表现出大的历史时间的流逝。同时宏大的历史只是剧作的外壳,李龙云的剧作直指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传达出大的历史时间,并将历史时间转化为个人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展现日常生活的恒定。第三章主要分析剧作中的北京人。作为北京城的芯子,他们是北京城的灵魂所在。根据剧作中人物形象的特征将李龙云剧中的底层市民分为三类,即道德秩序的重建者、道德秩序的破坏者、以及传统生活方式的坚守者三类,透过这三类人在时代与命运的更迭里所表现出的方式与态度,探讨李龙云对于人性问题的思考。第四章将李龙云放置在京味儿话剧的传统之下,探讨李龙云的文学之根,将其与寻根文学的时代语境相连接,分析李龙云为何书写北京;此外以北京人艺与“小井说书人”为切入点,结合时代文化语境,分析李龙云剧作的书写传统以及书写特征。
其他文献
通过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哲学与文化》教材以及其他相关文献进行研读分析,本研究先对“阅读与思考”栏目概念进行界定,阐述栏目设置的理论基础,还对栏目的目标和主体进行了定位;并对栏目数量分布和位置编排、类型、特点、功能四方面进行了相对全面分析。将其将栏目类型划分为经验感受型、基本史实型、故事启迪型、观点评析型、文献资料型五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总
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其编写质量关系着教学成果的好坏,主要由正文和辅助文两部分内容组成。其中,教科书的辅助文部分是对正文部分的解释、说明、拓展的文本材料,对于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与正文内容相互衔接的“相关链接”栏目,在各类辅助文中数量占比最多,栏目内容丰富广泛,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真正做到了理论性和趣味性相统一。本文以《哲学与文化》中的“相关链接
声调作为汉语语音的重要特征,是学习者习得汉语的一大难点和重点,以往针对哈萨克斯坦学生汉语声调习得情况的语音实验研究不多,研究内容主要是考察学习者汉语单字调或双字调的习得情况,少量研究考察了学习者语流中的声调发音情况。实验所研究的对象多为汉语初级水平和中级水平的学生。另外,以往的研究主要是考察哈萨克斯坦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声调习得情况,并没有针对在哈萨克斯坦本国学习汉语的学生习得汉语声调情况的调查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讲好思想政治课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见,提高高中生政治学习成效关键也在政治老师。本研究以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基础,借鉴关于学习成效研究的量化研究方法,将学习成效分为学习成绩和教学实效(知识了解程度、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两个维度,将“政治课堂距离感”分为课堂心理距离和课堂空间距离两个维度。以海南省两所高中生政治课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适度稳定乡村生源,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巩固和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是未来一段时期乡村教育发展的重点。研究以河南省许昌市Q小学为个案,探讨一所乡村小学的学生从流失到回流以及遇到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具有典型意义和参考价值。研究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Q小学的办学历程回眸。对Q小学的地理位置、物质
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预言:“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1。图像时代的到来,学生个体图像化学习娱乐更为普遍、频繁。然而,图像化地信息获取,在带来精神食粮的同时,其所附带的不良影响也逐渐显现。学生群体的课外生活逐渐被图像娱乐所影响,无年龄门槛图像内容的获取与传播,逐渐模糊学校德育内容阶段性建构边界,创造着无差别的德育影响。如何确保学校教育的影响效力不被消解?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如何充分发挥时代赋予我们的
劳动创造了人类,是人类得以发展至今的最根本因素,任何文明的创造都无法脱离劳动,它是当今世界存在的基础。而今,劳动教育是培育我国新时代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和必经之路。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掌握全面的生活劳动知识、练就过硬的劳动技术、激发对劳动创造的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出台过一系列的政策和实施建议。但受众
新课程改革以来,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以下简称思政教材)新增的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展示了学理性强的逻辑学知识与丰富有趣的思维示例,在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精神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在一学期的教育实习中发现,大多数教师对《逻辑与思维》的教育教学价值认识不足,同时对辅助文运用的关注度不够。教师能够正确分析和运用教材对于提高思政课的教育实效性与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逻辑与思维》
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课程旨在通过科学思维训练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则与要求,体现辩证思维方法,开发创造思维,从而形成科学正确的思维,不断提升思维能力和培养科学精神这一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和学生在《逻辑与思维》的教学与学习中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教学状况,最终探讨优化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仅用三年的时间就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截至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7.8%,快速实现普及化。高等教育规模的急速扩张,引发高等教育的职能和类型结构均发生深刻变革,怎样培养新时代的高等学校教师?就成为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时代课题。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教师评价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还未得到根本改变,特别是为高校输送教师的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