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网边际排放的家庭电力系统碳减排效应与优化策略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nhr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极大关注,全球很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政策和节能减排战略方针。电力消费和交通运输作为消耗化石能源的主要方式,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电动汽车广泛推广的形势下,对家庭电力消耗进行碳减排评估和优化尤为关键。现有针对家庭居民电力系统的优化策略主要包括住宅太阳能光伏策略、光伏储能系统结合策略。然而,传统相关策略的碳排放评估受家庭电力系统复杂性和数据获取准确性的限制,现有关于家庭用电实际情况的碳排放研究较少,考虑电动汽车普及对家庭用电系统影响的研究更是缺乏。当前很多研究直接采用数据库中电力平均碳排放系数对家庭全年用电进行统一的碳排放核算,未考虑电力调度过程中各能源类型发电比例的变化、国家间电力贸易的影响。现有研究多采用电网当前年份的电力平均碳排放系数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评估,未考虑未来电力结构的变化。这在全球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新形势下,可能导致生命周期碳排放结果出现相当大的误差。此外,人们对随电力排放响应的储能系统运行方式在家庭电力系统方面的碳减排潜力关注较少,现有研究主要使用平均碳排放系数而不是边际排放系数。针对上述现状,本文构建了欧洲28国的电力交互网络和电网边际排放系数计算模型,评估了电力结构和电力贸易对电网碳排放的影响;根据英国电网未来电力结构要求构建了电网调度模型,将该模型与边际排放系数模块结合计算全生命周期电网电力的边际排放系数,为后续的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基于上述计算得出的全生命周期电网电力的边际排放系数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以英国典型住宅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家庭电器侧用电、电动汽车家庭充电和家庭完整电力系统三个角度探讨碳排放目标约束下家庭电力系统的碳排放和减排优化策略。研究发现,在电力碳排放的评估方面,完全忽视电力贸易的影响将带来7%的碳排放核算误差,以及10%的边际排放计算误差;忽略电力贸易的间接排放会带来2%的碳排放核算误差,以及1%的边际排放计算误差。边际排放的数值大小主要与化石能源的比例呈正相关。在未来电网调度方面,研究根据调度模型得到2030年和2050年电网每半小时的电力调度结果。研究发现未来可再生能源在总电网系统中比例显著增加,且随着分布式能源的装机容量增加储能系统的使用率明显增加。根据调度结果分别计算2018、2030和2050年的边际排放系数,发现随着电力结构的优化,英国电力的排放系数显著降低。在家庭电器用电侧方面,屋顶光伏系统和家庭锂镍锰钴电池可以在家庭电器用电侧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14t的碳排放,但总电力成本会增加£6,900。只有一个光伏系统、没有储能系统的家庭,系统的总电力成本增加£2,170,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12t碳排放,与带有电池储能的系统相比,边际减排成本下降了£313/tCO2。高成本是限制家用电池系统部署的主要因素。在电动汽车家庭充电方面,研究发现对于时间较长的充电行为,使用智能充电将减少5%的充电碳排放。边际排放因子高的国家,电动汽车充电的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更高,并且有可能从智能充电中获得更大的碳减排收益。更高的充电速率能够减少充电时长,通常会提高智能充电的碳减排优势。在家庭完整电力系统方面,光伏电池系统满足了 13%的家庭用电需求,与基础家庭电力系统相比,减少了 17%的环境影响和6.3 t的碳排放,但设备的初始投资和运维成本高达£9,260。智能充电系统进一步分散了电动汽车连接期间的家庭用电负荷,在光伏电池系统碳减排效果的基础上额外减少6.8 t的碳排放。使用边际排放因子对于了解家庭电力系统的碳排放影响至关重要,与瞬时电网排放因子相关的智能充电可以带来明显的碳减排效果。综上所述,本文构建了边际碳排放因子计算模型并对未来电力进行模拟,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大数据基础下对家庭电力系统中电器用电、电动汽车家庭充电和完整电力结构三个不同层面的碳减排潜力和对应的边际碳减排成本进行了分析。在对家庭电力结构评估的同时,提出了多个家庭电力优化情景,为碳减排和相应成本控制提供理论、数据和决策支持。研究还与国内实际相结合,为我国在电力结构低碳化的转型期开展家庭电力生命周期评价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优化了边际碳排放系数模型,评估了不同碳核算范围下的边际排放因子,提出准确性更高的边际排放因子计算方法。(2)基于汽车充电行为聚类的电动汽车家庭充电模式,评估了包括电动汽车充电在内的家庭用电系统的碳减排潜力。(3)构建了基于边际碳排放因子、国家电力调度、典型家庭耗能、光伏发电实时数据,以碳减排和经济最优为目标的家庭电力模型。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梅尼埃病(Mienere Disease,MD)是一种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的内耳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M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其组织病理基础为膜迷路积水。膜迷路积水主要由内淋巴液分泌增多及重吸收减少导致,二者均与离子及液体交换密切有关。溶质载体家族(Solute carrier family,SLC)是人类第二大膜蛋白家族,其中多个亚家族负责离子转
学位
研究背景: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居前列。据统计,肺癌死亡病例数约占所有肿瘤相关死亡的18.4%,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86%。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肺癌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吸烟及空气污染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它危险因素包括职业暴露、遗传及肺部慢性疾患病史等。在我国,肺癌的发
学位
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巴黎协定》于2015年12月签署,开启了全球范围内清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在此背景下,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能源局指出多能互补、供需协调对于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工程被列为“十三五”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随着2020年“双碳”目标的提出,研究并发展多能互补的能源系统,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高能源系统综合效率,进
学位
研究背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组不同原因导致的以肺血管阻力增加以及肺血管重塑为特征的“类似癌症”的症候群,如不及时治疗,临床预后很差。肺高压原因复杂且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先天畸形、基因易感性、缺氧以及代谢异常等多种因素相关。PAH的发病机制复杂。肺小血管收缩、血栓形成和肺血管重塑共同参与了PAH的发病机制。肺动脉的血管收缩是PAH发
学位
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年群体被党和国家委以了新的政治重任,农村青年作为广大青年群体中最贴近基层的典型代表,他们的政治认同关系着乡村未来的走向。然而,基于调查可知,我国农村青年受政治背景、地域差异、社会环境及个体差别等多种因素影响,普遍存在政治观念淡薄、政治参与被动、政治效能不足等问题,导致其政治归属感不强、政治责任感较低、政治获得感较弱,从而阻碍其“先锋力量”的发挥。为此,要通过提升政治认知水平来强化
期刊
随着向地球深部进军、一带一路和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在水利水电、交通运输和国防工程等领域有着越来越多的工程开始向地下深部发展。随着深度增大,高外水压力成为影响隧洞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对隧洞的开挖和支护及运行期隧洞安全都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常常引起隧洞出现突水突泥和塌方冒顶等灾害事故,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和施工人员伤亡。因此,开展高外水压作用下大埋深隧洞围岩稳定分析研究可以为深部隧洞的设计优化提供科学的指
学位
新时代青年成长于重大社会历史变迁时期并形塑了独特的群体特征。本研究以“社会代”概念和“生命历程理论”搭建分析框架,强调宏观社会路线约束和个体生命历程间的互动作用,具体包括新时代青年群体共同经历了两大发展奇迹、教育扩张大潮、人口迁徙浪潮、互联网全覆盖等重大历史事件,并形塑了独特的人口和社会文化特征。基于此,本文提出新时代青年群体研究应重点聚焦低生育社会下青年婚恋观和生育意愿研究、高社会流动下青年城市
期刊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两亲性(亲水性和疏水性)的化合物,具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当今使用的大多数表面活性剂都是石油基的化学品。此类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来源于石油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并且很难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因此会导致严重的生态问题。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无毒、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发泡性、生态友好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在广泛的pH值、温度和盐浓度范围内也有活性)以及储存时间长等优点
学位
研究背景 垂体泌乳素腺瘤是一种以分泌过量泌乳素为主要特点的功能性垂体腺瘤,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药物溴隐亭治疗,但存在耐药性等弊端。因此,急需探索泌乳素腺瘤的发病机制,并且开发新型的治疗药物。NLRP3炎症小体异常激活与肿瘤、慢性肾脏病、关节病、静脉血栓等多种重大疾病密切相关。已经证实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炎症因子IL-1β和IL-18可促进多种肿瘤的发生,如神经胶质瘤、鼻
学位
目的研究miR-199a-5p靶向镁离子转运蛋白1(Magnesium transporter 1,MagT1)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中引起T细胞功能耗竭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①选取经临床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例,经检测其HBV-DNA检测值持续6月达1.0×10~5 IU/ml,且排除其它类型的病毒感染、肝硬化、肝癌等,并选取体检者10例作为正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