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RIG-I样受体是宿主内一种主要的模式识别受体,RIG-I样受体介导的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发挥着关键作用。TRIM家族蛋白是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的重要调控因子,TRIM29蛋白是TRIM蛋白家族的成员。哺乳动物TRIM29在调控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鸭TRIM29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功能仍然未知。鉴于此,本论文探索了鸭TRIM29调控鸭RIG-I介导的天然免疫信号通路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动物流感病毒遗传变异与致病机理研究”课题“动物流感病毒免疫学研究”(项目编号:2016YFD05002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31872497);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0401002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6A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IG-I样受体是宿主内一种主要的模式识别受体,RIG-I样受体介导的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发挥着关键作用。TRIM家族蛋白是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的重要调控因子,TRIM29蛋白是TRIM蛋白家族的成员。哺乳动物TRIM29在调控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鸭TRIM29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功能仍然未知。鉴于此,本论文探索了鸭TRIM29调控鸭RIG-I介导的天然免疫信号通路中I型干扰素产生的分子机制。为克隆和鉴定鸭TRIM29基因,本研究应用RT-PCR的方法从鸭胚成纤维细胞中扩增鸭TRIM29基因。结果显示鸭TRIM29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716 bp,编码571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鸭TRIM29与鹅TRIM29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较高,为98.7%;与鸡TRIM29的同源性次之,为94.4%;与人、小鼠等哺乳动物的序列同源性介于69.3%~70.9%之间。结构域预测发现,鸭TRIM29蛋白包括两个特征结构域:B-box结构域(241-277位氨基酸)和Coiled-coil结构域(278-368位氨基酸)。为探究鸭TRIM29在鸭RIG-I介导的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荧光定量PCR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方法分析了鸭TRIM29对RIG-I介导的信号通路的影响。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鸭TRIM29显著下调RIG-I介导的IFN-β、转录因子IRF7、抗病毒因子Mx和炎症因子IL-6的表达量。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结果显示:鸭TRIM29显著抑制RIG-I信号通路中禽IFN-β和IRF7启动子的激活,且呈剂量依赖性。因此,鸭TRIM29抑制鸭RIG-I介导的Ⅰ型干扰素产生。为了进一步探索鸭TRIM29如何调控鸭RIG-I信号通路,本研究应用免疫共沉淀、荧光定量PCR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方法系统的分析其作用机制。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鸭TRIM29与鸭RIG-I信号通路下游的接头蛋白鸭MAVS相互作用。荧光定量PCR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结果表明:鸭TRIM29蛋白显著下调MAVS下游的IFN-β、转录因子IRF7、抗病毒因子Mx、PKR、OAS和炎症因子IL-6的表达量,且鸭TRIM29显著抑制鸭MAVS介导的禽IFN-β和IRF7启动子的激活。因此,鸭TRIM29通过靶向鸭MAVS负调控鸭RIG-I介导的Ⅰ型干扰素的产生。为阐明鸭TRIM29与鸭MAVS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应用免疫共沉淀和激光共聚焦的方法分析鸭TRIM29与鸭MAVS的相互作用。免疫共沉淀和激光共聚焦结果表明:鸭TRIM29与鸭MAVS相互作用,且在细胞质中存在共定位;鸭TRIM29蛋白的C末端区域(369-571位氨基酸)是与MAVS蛋白相互作用的区域,鸭MAVS蛋白的426-614位氨基酸是与TRIM29蛋白互作区域;鸭TRIM29蛋白通过其E3泛素连接酶功能泛素化修饰鸭MAVS蛋白,进而抑制鸭MAVS介导的禽IFN-β启动子的激活。综上所述,鸭TRIM29通过与鸭MAVS相互作用进而抑制鸭RIG-I介导的Ⅰ型干扰素的产生。鸭TRIM29蛋白的C末端区域(369-571位氨基酸)是与鸭MAVS蛋白互作的关键区域,鸭MAVS蛋白的426-614位氨基酸是与鸭TRIM29蛋白互作的关键区域。此外,鸭TRIM29蛋白能够泛素化修饰鸭MAVS蛋白,抑制鸭MAVS蛋白介导的禽IFN-β启动子的激活。因此,鸭TRIM29蛋白泛素化修饰鸭MAVS蛋白进而负调控鸭RIG-I信号通路中Ⅰ型干扰素的产生。
其他文献
锡兰钩虫(Ancylostoma ceylanicum)寄生于犬猫和人的小肠,是一种可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的动物源性钩虫,可导致人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等症状。钩虫血小板抑制剂(Hookworm platelet inhibitor,HPI)是一种钩虫分泌蛋白,可抑制人的肠道血管血小板聚集与粘附,便于钩虫吸血而获取营养,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并可作为钩虫疫苗的候选分子。本论文研究了锡兰钩虫血小板抑制剂(A
沙门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迄今已发现超过2600种血清型,鼠伤寒沙门菌是其中优势的血清型之一,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鼠伤寒沙门菌来源广泛,可在人和动物间通过食品链交叉感染,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和致病性,给动物和人类健康带来极大挑战,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目前,我国对于不同ST分型沙门菌与耐药性、生物被膜的相关研究仍缺乏数据支持,常规耐药机制的研究不能满足日益严重细菌耐药性的需要。因此本研究旨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一类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引起发病鸡生产性能下降、发生肿瘤和死亡的禽类传染性疾病。目前发现感染鸡群的ALV可分为A、B、C、D、E、J和K等,其中J亚群(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 virus,ALV-J)为我国主要流行亚群。ALV-J致病性高,常伴有多重感染和继发感染,直接影响生产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一种严重影响全球养猪业的病毒性传染病。根据病毒基因组和抗原性的差异,PRRSV分为欧洲型(基因1型)和北美型(基因2型)。200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动物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伪狂犬病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治疗,疫苗免疫依然是防控该病的主要手段。自2011年以来,伪狂犬病在部分地区的免疫猪场发生并且很快席卷全国各地。从感染伪狂犬病猪场分离的流行毒株,经鉴定为伪狂犬病毒突变株。研究表明以Bartha-K61为代表的现有疫苗已经不能对猪群流行毒株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一员,为单股正链RNA病毒,主要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沿岸引起病毒性脑炎,JEV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人或动物而传播,目前还没有有效药物,该病对畜牧养殖业和人体健康产生了较大影响。JEV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成分进行感染、复制和增殖,宿主蛋白是重要的一类。有些蛋白会被病毒利用促进病毒复制,有些蛋白则会抑制病毒的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病毒之一,可以感染各个年龄阶段的猪,但是7日龄以内的仔猪最为易感,在没有有效的母源抗体的保护下,发病率和死亡率为80%~100%。自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在2010年重新爆发以来,传统疫苗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因此,揭示变异毒株细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入侵人或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患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死率超过99.9%。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提示,动物口服狂犬病疫苗接种可以预防狂犬病病毒在陆地食肉动物种群中传播,并降低对家畜和人类的感染风险
十九世纪以来,抗生素对我国养殖业防治细菌性疾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与其相对应的滥用、残留等问题也相继出现,食品安全和健康养殖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探寻可替代抗生素功能的产品成为畜牧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当务之急,因此,寻找开发无抗药性、无残留、抗炎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优点的替抗药物是目前唯一的有效途径。而θ-防御素1(RTD-1)是动物来源的唯一环状肽,其分子量一般在2 k Da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是一种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ow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LPAIV),在我国家禽中广泛流行,它不仅给养禽业带来巨大损失,同时还威胁着公共卫生安全。研究发现H9N2亚型流感病毒是引发人感染的H7N9和H10N8流感病毒的内部基因供体。此外,H9N2亚型流感病毒还可以直接感染哺乳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