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交响诗《十面埋伏》是刘文金先生和赵咏山先生根据琵琶大曲《十面埋伏》编创的一首大型民族交响乐作品。该作品以琵琶曲《十面埋伏》的音乐为素材,从民族交响乐的视角诠释了音乐主题。这首交响诗创作于1979年5月,1980年由香港中乐团进行首演,2003年被香港乐迷评为“二十世纪最受乐迷欢迎的中乐作品”。民族交响诗《十面埋伏》的编制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民族乐器,每个声部都是完满建制,具有丰满的和声效果。全曲由7个带有描述性小标题的音乐段落构成,从汉军的视角再现了“垓下之战”的战前准备、战场厮杀以及战后凯旋而归的场景。本文以2011年民族交响诗《十面埋伏》的总谱为谱例,以闫慧昌先生指挥的香港中乐团于2008年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音像资料为音响分析对象,从作品的创作、配器、演奏、和音响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与琵琶曲《十面埋伏》的原素材音乐进行了对比分析后,笔者对两首作品做以比较后认为,交响诗《十面埋伏》极大地丰富了琵琶曲的音乐内容,又不失琵琶原曲的风格特点。于指挥者而言,在把控乐团演奏该作品的音乐韵味、节奏、速度等方面又有着极大地挑战。笔者从指挥的视野分析了民族交响诗《十面埋伏》的创作、配器以及乐队演奏的难点,并以指挥的角度和作曲的角度对该作品的曲式分析、乐句划分、段落划分举例研究,将演奏中的音准、音色、融合等问题与配器结合做以探析,旨在通过对该作品创作意图的探索来研究交响诗《十面埋伏》的创作与指挥。笔者试图由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首先阐述了论文的撰写缘由,并对比分析相关文献;其次在分析总谱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的基础上,以指挥的小节划分为依据,结合指挥的难点予以综合论述;然后笔者解析了该作品的三大音乐要素,通过对总谱的音乐节奏、音准、音色的分析进一步研究该作品的指挥;最后,通过研读总谱的织体和配器来探索民族乐队各乐器组间最佳的音量比例和音响平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