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资格是一直我国资本市场的稀缺资源,IPO过会审核是企业进入证券市场最关键的环节,历来备受关注。IPO就是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指股份公司首次向公众公开募集资金的发行方式。所谓IPO审核,就是证监会发审委对申请IPO拟上市公司所进行的审核。2017年7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修改后成立的第一届大发审委(即第十七届发审委),一方面支持创新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发行证券上市,加强资本市场为产业政策导向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不少企业IPO后业绩变脸问题频出,严重侵害投资者切身利益的情况,对于IPO企业全面从严审核。可见,产业政策、信息披露、财务状况、持续盈利能力等已成为IPO审核的重点。研究产业政策、盈余管理与IPO审核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基于发审委履职的视角,在回顾IPO审核、IPO盈余管理、产业政策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释了IPO审核与发审委制度、产业政策与IPO政策、IPO盈余管理关系,分析了产业政策、IPO盈余管理对IPO审核的影响。在实证研究中以IPO企业所处行业(产业政策)、盈余管理与IPO审核结果为研究对象,选取重启IPO的2014年-2019年间发审委审核IPO上会企业为样本,将第十七届发审委与上届进行对比分析,以IPO审核结果为被解释变量,以产业政策为调节变量,以真实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操控性经营现金流等为解释变量,以公司规模、企业性质、事务所声誉等为控制变量,从产业政策以及盈余管理的角度来考察了现阶段IPO审核的影响因素。
实证结果表明,第十七届发审委比上届审核更为严格且公正,相比与应计盈余管理,IPO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对审核结果的影响更为显著,并且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过会概率越低。同时发现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更容易通过IPO审核,但只在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较低时显著,当实施较高程度的真实盈余管理时,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对IPO审核并无显著影响。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发审委联系,券商声誉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IPO通过率,但在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较高时并不显著,并且对政府补助依赖程度、股权集中度、客户集中度、商誉减值风险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IPO审核通过率。研究的贡献在于验证2017年以来IPO审核趋严的背景下,产业政策、盈余管理是第十七届发审委IPO审核的主要关注因素。
基于发审委履职的视角,在回顾IPO审核、IPO盈余管理、产业政策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释了IPO审核与发审委制度、产业政策与IPO政策、IPO盈余管理关系,分析了产业政策、IPO盈余管理对IPO审核的影响。在实证研究中以IPO企业所处行业(产业政策)、盈余管理与IPO审核结果为研究对象,选取重启IPO的2014年-2019年间发审委审核IPO上会企业为样本,将第十七届发审委与上届进行对比分析,以IPO审核结果为被解释变量,以产业政策为调节变量,以真实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操控性经营现金流等为解释变量,以公司规模、企业性质、事务所声誉等为控制变量,从产业政策以及盈余管理的角度来考察了现阶段IPO审核的影响因素。
实证结果表明,第十七届发审委比上届审核更为严格且公正,相比与应计盈余管理,IPO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对审核结果的影响更为显著,并且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过会概率越低。同时发现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更容易通过IPO审核,但只在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较低时显著,当实施较高程度的真实盈余管理时,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对IPO审核并无显著影响。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发审委联系,券商声誉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IPO通过率,但在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较高时并不显著,并且对政府补助依赖程度、股权集中度、客户集中度、商誉减值风险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IPO审核通过率。研究的贡献在于验证2017年以来IPO审核趋严的背景下,产业政策、盈余管理是第十七届发审委IPO审核的主要关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