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性疾病至今仍是导致养殖鱼类发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世界范围内,已发现有超过20种以上可造成养殖鱼类巨大的经济损失的病原菌。因而针对鱼类病原菌开展免疫防治研究具有切实意义。传统的鱼病预防与治疗手段主要是使用各种化学药物和抗生素,这使得病原菌的耐药性增强,鱼类的免疫能力下降,同时水产品中残留的药物及受污染的水环境也严重影响食品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应用疫苗免疫接种在防治鱼类细菌性病害方面已取得良好的效果,鱼类疫苗的三种接种方式中以浸泡接种免疫最为简单、安全,经常作为首选的免疫接种方法。但是浸泡免疫过程中,抗原提呈主要通过体表及鳃丝等部位,单独使用未加佐剂的浸泡疫苗,抗原提呈效果差,免疫保护效果不佳或没有效果。因而,研究开发高效低毒的浸泡佐剂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本文从课题组前期已筛选的佐剂中选取有代表性的2种,对大菱鲆进行毒性分析,然后确定佐剂的最佳剂量与浸泡时间,并对大菱鲆采集血清,以及皮肤、鳃、头肾、脾脏组织分别用于抗体效价的检测以及RNA的提取,分析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以期阐明佐剂的作用机理。本研究主要包括4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皂角苷溶液对大菱鲆体外溶血效应及显微观察实验,确定了体外溶血条件下皂角苷浓度在50mg/L以下,作用时间在10min内,其溶血率最低;通过设定不同浓度的皂角苷溶液浸泡大菱鲆,分析了大菱鲆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进而评价了皂角苷浸泡大菱鲆后,对大菱鲆的体内溶血作用。结果表明,皂角苷浓度在45mg/L以下,其溶血活性最低,这一结果为皂角苷作为新型鱼类疫苗佐剂的研发及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第二部分:在确定皂角苷对大菱鲆的安全浓度范围基础上,以大菱鲆为实验对象,以累积死亡率和免疫相对保护率(RPS)为评价指标,对皂角苷的佐剂效果进行评估,同时,对皂角苷与鳗弧菌MN灭活疫苗在浸泡过程中的浸泡顺序对免疫产生的保护效果进行了比较,对浸泡免疫后的攻毒评价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先浸泡佐剂再浸泡疫苗的免疫方式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用浸泡攻毒感染方式较注射攻毒感染方式评价浸泡疫苗效果好。第三部分:本研究比较了不同浓度的二硫苏糖醇(DTT)与鳗弧菌MN灭活疫苗配伍的浸泡免疫相对保护率,结果发现DTT与灭活疫苗配伍的浓度为5mg/L时具有相对较高的免疫保护效果,在免疫第15天时,DTCK1(5mg/LDTT+浸泡疫苗)组的RPS(71.4%)达到最高,免疫保护效果最好。第四部分:将不同浓度的皂角苷溶液与鳗弧菌MN灭活疫苗配伍,对大菱鲆进行浸泡免疫,分别于免疫的第7、15、30天后用15倍LD50剂量进行浸泡感染鳗弧菌实验,分别连续观察14天,比较各实验组的免疫相对保护率。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大菱鲆血清中抗体滴度变化,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浸泡免疫后,大菱鲆皮肤、鳃、头肾和脾脏中IgM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结果发现:皂角苷与灭活疫苗(1108CFU/mL)配伍的浓度在45mg/L时,可显著提高大菱鲆RPS;血清中抗体滴度峰值出现在免疫后14天(高峰值为210);最早检测到IgM mRNA转录水平上调的是皮肤和鳃(分别是第4天),而脾脏和头肾分别在第11天、14天才达到高峰。IgM基因mRNA在鳃、脾脏和头肾中有较大表达量(高峰值分别为33.2、6.99、7.25),在皮肤中的表达量较小(高峰值为1.03)。结果表明皂角苷与鳗弧菌MN灭活疫苗配伍的浸泡免疫可以引发局部黏膜和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对抗原刺激最早做出应答的是皮肤黏膜和鳃,其后系统免疫组织脾脏和头肾才表现应答作用,这说明局部黏膜能够在抗原入侵的早期起到抵御作用。本研究为皂角苷药理学研究及其在水产上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