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普叙事理论下《小王子》的“非童话”分析--以童话《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柜》为对比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baoba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3年《小王子》进入公众视野以来,《小王子》和其作者圣埃克絮佩里就成为了世界读者和学者的关注对象。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萧曼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学》发表的汉译本《小王子》出现后,更是掀起了国人对法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翻译高潮。故事中的那个满头金发,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带着人们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心灵之旅。
  《小王子》带给人们感动和思考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值得讨论和研究的空间。正如在《小王子》的献词中,作者把献书人列翁·维尔特从大人改到小孩子的转换一样,关于《小王子》是否属于童话文学便是学术界莫衷一是的话题。本文通过对与《小王子》内容结构和时代背景十分相似的《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柜》进行文本细读和对比分析,运用俄国叙事学家普罗普叙事学理论,得出《狮子、女巫和魔衣柜》符合童话文学叙事结构,而《小王子》不属于童话文学叙事结构,从而进一步分析《小王子》的“非童话”结构和主题。
  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当代叙事理论发展及普罗普叙事理论进行相应的介绍和说明。第二部分介绍并对比分析《小王子》和《狮子、女巫和魔衣柜》。第三部分通过普罗普叙事理论和文本细读分析论证《狮子、女巫和魔衣柜》符合童话结构,而《小王子》不属于童话结构。从《小王子》的“非童话”特性出发,总结出《小王子》的“神话性”。
其他文献
在漫长的文学创作与研究历程中,战争始终是文学书写、文化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虽然文化理念的迥异影响着文学创作的差异化发展,但战争叙事都是其文学创造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近些年来,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重视。我们发现,在欧美华文文学书写中,战争叙事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既有对发生于中国本土的战事的记述,也有对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地区战场的刻画,欧美华文作家群关注发生
反讽作为一种语言修辞,意在使语言表达更具有效力。在小说创作中,作家们也常常利用反讽的修辞手段来增强小说叙述的语言效果。通过视角反讽来追求叙述效果,是小说叙述的重要特点,也是小说叙述独有的反讽形式。小说的叙述视角反讽产生于小说的叙述结构而不仅仅是言语本身,它的运用不仅使我们对小说叙述视角的艺术价值有更深入的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语言反讽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更有益于小说主题意义的实现。本文在现有研究
学位
词频在一语和二语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一语和二语习得领域均有研究证明频率影响词汇识别。然而,最近针对拼音文字的研究表明语境多样性(即单词出现的文本数量)可能是优于词频的预测词汇识别的指标,这一研究结论已在汉语一语词汇识别研究中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本文借助词汇判断任务和眼动实验初步探讨了HSK四级及以上水平的汉语二语学习者识别单独呈现和在句子中呈现的目标词时词频和语境多样性的影响。论证了
学位
在现代汉语中,“巴”是一个构词能力较强的词缀,既可以作名词词缀,也可以作动词、形容词词缀。现代汉语中像“巴”这样的跨类词缀数量尚少,是一个颇具意义的研究对象。本文在分析词缀“巴”的构词形式及语义、语用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巴”的语法化过程及动因机制。  词缀“巴”具有虚化性、黏附性和类推性的特点,附着于词根后,作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后缀。从语义上看,“X巴”式名词主要指称身体部位、粘着物体和生理
学位
本文按照“当”的介词义和动词义,把“当”系双音节词分为两个大类进行考察,选取其中“当”系双音节词共25个作为研究对象。  首先,在历时层面上梳理了“当”的义项发展过程,“当”(dāng)和“当”(dàng)本是同源,动词语素“当”和介词语素“当”的构词能力最强。句法位置和句法搭配的限制、语义聚合环境的影响、实际语言应用的需要,都是实词“当”向介词“当”虚化的原因,也是“当”系双音节词产生和发展的动
学位
本文基于初中高三个不同水平的对外汉语听说课堂语料库,以话语分析理论和语用学理论为指导,将描写、分析与解释相结合,对课堂打断现象进行研究。  研究首先从打断的模式、分布和合作性三方面识别和考察了语料中的打断现象。对外汉语听说课堂中成功的一次性打断和犹豫性打断最多;高级阶段师生打断次数最多,中级阶段次数最少;性别因素和话语量对打断次数影响较小。师生打断的合作性受教学阶段的影响,但总体来说教师倾向于合作
“或者”作为现代汉语的常用虚词之一,且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属甲级词,留学生较早地接触并学习,但由于其易与汉语中同样可连接几个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的“还是”、“和”等词产生混用,因此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本文以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来源于BCC语料库中的自建语料库、国家语委语料库以及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语料为基础,将研究内容分为三章。首先,第一章在总结“或者”一词各个义
本文拟以二十世纪初期(1903-1930)的重要报刊、出版的寓言集、小学教科书为第一手史料,对中国寓言现代转型期的发展进程及经验教训进行探讨。具体从以下四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章论述中国寓言现代转型的催生因素。从清末开始的寓言翻译热和社会办报热为中国寓言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具体表现在两者共同塑造了新的现代寓言观,引入了现代思想内容、表现形式、艺术手法等。  第二章论述中国寓言主题意蕴的现代
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三大功能之一,而情态是人际意义的重要实现方式之一。Halliday将情态分为认知型情态与责任型情态,但责任型情态的研究目前仍未引起足够的关注,而且以小说为语料展开分析的研究并不丰富。因此,本文选择Austen的经典名作《傲慢与偏见》作为研究语料,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责任型情态为理论框架,分析其女性语言的人际意义,这进一步证明应用责任型情态分析小说的可行性,丰富责任型情态在
学位
随着全球化影响的不断加深,各国越来越重视其国家形象。因此各种媒介在报道国家形象时所使用的表达已方立场的立场副词也逐步成为语言学界的一大热点。本文根据D.Biber2006年关于立场副词的分类,收集自2017年以来6大美国媒体中关于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报道建成文本语料库,通过运用SPSS和AntConc软件分析新闻媒体报道当中立场副词使用的频率、句法语义特征来显示不同立场媒体报道立场副词的使用差异。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