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我国加快了金融深化的步伐,不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利率市场化是其重要一环,有助于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资本层面助推实体经济发展。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2015年10月存贷款利率彻底放开使得商业银行逐步获得资金自主定价权,使得占据金融体系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之间竞争加剧,尤其是价格竞争,为争夺市场份额而不断调整利率,存贷利差收窄,银行经营风险加大,使得商业银行在“优胜劣汰”的角逐中破产倒闭成为可能,增加了我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为防范金融风险,逐步完善我国金融体系,应对商业银行破产倒闭诱发的银行挤兑、金融危机等风险,保障存款人利益,我国于2015年正式推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作为利率市场化的配套制度,减缓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不利冲击,以筑牢我国金融安全网。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实施六年以来,除了稳定公众对银行的信心、维护正常的信用秩序之外,其在经济社会和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衍生出金融监管、金融援助以及完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的功能,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良性竞争和稳健经营,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指出金融业须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和效率。鉴于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银行竞争加剧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实体经济运行中的溢出效应,围绕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业之间的联系、银行作为金融中介主体与企业之间的信贷互动,从银行竞争视角来考察存款保险制度对企业信贷成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阐述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背景、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利弊,从理论上分析了银行竞争性环境下存款保险制度对企业信贷成本的可能影响及其机理,以此提出研究假设。然后,基于2007年至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高银行竞争条件下,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增加了企业信贷成本。一方面,就银行逐利角度而言,我国存款保险实行强制购买,保费的缴纳以及为争夺存款市场而提高存款利率均增加了银行的存款成本,银行有动机提高信贷价格、增加资产端收益;另一方面,从存款保险制度的监管职能出发,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实行限额赔偿和风险差别费率缴费机制,使商业银行自担风险,激励着商业银行的自我风险约束,提高信贷价格来减少资产端的不良贷款率,提高贷款质量规避风险。其次,本文根据企业性质进行异质性检验。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国有企业时相比,存款保险制度对企业信贷成本的正向作用对非国有企业更加明显,使非国有企业面临更高的信贷成本。最后,为增强文章结论的稳健性,本文还进行了以下检验:一是采用PSM+OLS方法再次回归,得出一致结论;二是采用替换样本和变换代理变量的方法,基于CSMAR数据库中2012年至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贷款数据,以企业贷款利率为信贷成本的衡量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相同结果,本文结论稳健可靠。本文不仅有助于拓展存款保险制度的微观效应研究,验证了存款保险制度在实体经济层面的溢出效应,也对我国商业银行处于金融体系中心,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把资金资源这块“蛋糕”分好提供了经验证据,有助于金融资源的合理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