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叙事学视角下《撒母耳记》中的“申命记神学”解读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u4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撒母耳记》是《圣经》中第一卷历史书。该书记录了撒母耳作为色列最后一位士师统治全地,到他分别辅佐扫罗、大卫做王的以色列王国建立全过程。本书情节跌宕起伏,叙事精彩绝伦,人物复杂多面,激发了从古至今无数学者的研究热情。此前对《撒母耳记》的研究多从神学、人文历史和经典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分别专注于研究该书所传递的神学思想、所反映出的以色列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文本的文学性。随着文学理论的发展,对该文本的研究却并未随之更新。本文以后经典叙事理论中的修辞性叙事学为理论基础,以詹姆斯·费伦的修辞叙事学为基本原则、从叙事进程、角色塑造和叙事判断三个方面探讨撒母耳记的叙事者是如何将神学范畴内的“申命记神学”主题向受述者呈现和传递。第一部分“《撒母耳记》中的叙事进程”首先指出《撒母耳记》的叙事进程中存在整体和局部的不稳定关系,在扫罗和大卫这一不稳定因素带来的整体不稳定性中间交织着许多其他群体之间、角色之间及角色自我内部的冲突关系所形成的局部不稳定性,从而将“申命记神学”这一主题蕴含在冲突的解决及叙事的张力之中。其次,“《撒母耳记》中的三维度人物”是基于费伦关于人物分析的三维度理论,分别从人物作为个人的拟态维度,人物作为特殊功能角色的合成维度和人物作为思想载体的主题维度,发现《撒母耳记》中主要人物的形象表达和命运模式都遵循着“申命记神学”的主题,从而使人物设计成为其整体主题思想表现方式的一部分。最后,“《撒母耳记》中的叙事判断”,依照费伦针对动态的读者接受问题提出的叙事判断概念,分别从作为观察者和作为判断者的读者两个方面考察读者的接受活动,具体反映在阐释判断、审美判断和伦理判断三个方面。本文借由多个维度展开文本证据分析,认识到《撒母耳记》作为一部分经书如何有意识地运用修辞叙事技巧向读者呈现和传达其神学思想。本文基于《撒母耳记》文本的特殊性,以文学和神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申命记神学”引入文学界讨论,是学界现有《撒母耳记》研究中相对少见的考察视角,从而为《撒母耳记》的文学研究赋予神学维度,同时认识到其神学思想中蕴含的文学理论价值。本文以修辞叙事学为理论支撑,对《撒母耳记》进行文学层面形式的重读,突破传统单一的神学研究或历史研究视角的局限性,最终为当代读者建造起一座平衡的桥梁能更好理解古代的作者是如何刻意地安排叙事来达到他最终说服和劝导读者遵循上帝的律法而不是悖逆上帝的目的。
其他文献
安·恩莱特(1962-)常被国内外学者誉为当代最独树一帜的爱尔兰作家之一。近年来,恩莱特的布克奖获奖作品《聚会》在学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小说中的身体书写策略及其意义有待进一步发掘。本篇论文以《聚会》中的身体意象、身体特征、身体体验和身体想象为分析对象,认为恩莱特通过书写身体,表达对爱尔兰社会、文化和历史的现实关照。本论文结合创伤后果研究,女性书写理论和新历史主义历史观,剖析恩莱特的创伤身体书
学位
伊恩·麦克尤恩被许多评论家和读者公认为当代最杰出的英语小说家之一。然而自出版以来,评论界对他的布克奖获奖小说《阿姆斯特丹》褒贬不一。小说讲述了两个朋友在参加完他们一位共同的朋友的葬礼后互相谋杀的故事。一方面,麦克尤恩希望读者相信在疏远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人公们的利己主义足够能解释这场悲剧的发生。但读者很容易会忽视一个事实,《阿姆斯特丹》是一部关于空间意识的小说。本论文将艺术,身份和隐秘与三位主人公
学位
《拾骨》作为美国非裔作家杰丝米妮·瓦德的代表作品,描绘了卡特里娜飓风背景下居住在密西西比州的非裔美国人的生活。论文聚焦小说中非裔美国人的恐惧情感,借助恐惧情感的运行机制,从情感表征、情感成因和情感积极力量三方面展开论述。人物恐惧情感表征的源头分别是自然灾害、资源匮乏和内部分化,主要成因包括地域弃置、种族经济和父权社区,恐惧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促使人物尝试突破、挣脱困境的推动力。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学位
本论文主要从后殖民理论的视角分析南非作家库切的小说《耻》中白人悲剧性结局的形成原因。在后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白人失去了殖民时期拥有的特权。他们陷入了肉体上、精神上、财产上的多重困境。库切认为,造成困境的原因既体现在白人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主义思想,也在于黑人无法放下殖民历史,一味向白人寻求报复,而在这两者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是主奴对立的权力关系。本论文旨在论证如下观点:南非白人陷入困境的罪魁祸首是殖民时
学位
石黑一雄是当代世界文坛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于201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盛赞石黑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相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在他的第四部小说《无可慰藉》中,主人公瑞德为治愈童年家庭创伤,选择投身工作以找寻存在的意义。然而职业成就却只给了他与世界相联系的幻觉。事实上,他既无法借事业的成功来治愈创伤,也并非如他自己所认知的那般成功。本文借助詹姆斯·
学位
光热发电作为一种新兴的发电技术,具备优异的调峰调频性能,能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可靠支撑。由于光热发电技术仍处于快速更迭阶段,技术透明度较低,控制系统信息匮乏,严重阻碍了光热电站动态响应机理与支撑能力分析等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建立了光热电站精细化动态模型,并提出了完整的控制系统设计框架与原理。该控制系统具备多种运行模式,能高效地实现各主次量之间的分层协调控制。所建立模型通过西北某50MW光热电站的
期刊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盲刺客》讲述了年过八旬的艾丽丝在临死之前重构有关自己和家族的历史真相的故事。本文以《盲刺客》为研究对象,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探讨阿特伍德的先锋历史观念和她对历史书写的思考。本文首先剖析了《盲刺客》中历史与文学的互动关系,小说中反映历史现实的诸多文学文本和主人公叙述的具有虚构性的家族历史表现出历史与文学的相互交织,从而打破了两者分别位居于真实与虚构的二元对立关系。其次,传统的历史
学位
在《马丁·伊登》中,通过对马丁·伊登这一超人形象的塑造,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杰克·伦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马丁·伊登从平庸到成功再到死亡的人生轨迹,并展现了当时美国社会工人阶级的困境。十九世纪末的美国社会是披着经济繁荣外壳的镀金时代,社会内部阶级矛盾,贫富差距鸿沟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话题。本文以尼采的超人哲学为基础,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揭示了《马丁·伊登》中工人阶级的困境是如何产生的。第一章揭示了小说中工
学位
作为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艾丽丝·门罗(1931-)是一位大师级的加拿大短篇小说家。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界对于她作品的解读和研究层出不穷。在现有的国内外研究当中,女性主义和伦理学是大家关注较多的视角,在女性主义视角方面,多数批评家把目光放在门罗作品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女性身份以及女性主体性等;在伦理学视角方面,批评家们关注较多的话题是门罗作品中呈现的伦理道德困境,如道德和性别的
学位
朱利安·巴恩斯在《唯一的故事》(2018)中描绘的爱情是小说的主题,对于理解小说具有关键意义。由于以“不可能”和“反摹仿”为核心特征的非自然叙事契合小说中畸形爱情的书写特点,论文将这种爱情定义为非自然爱情。非自然爱情的不可能性和反摹仿性体现为三方面,分别对应小说突出的人物、叙述者和隐含作者的声音。第一,按照社会学和哲学关于自然和健康爱情的界定,非自然爱情是一种如此病态,以至于难以理解甚至不可能真正
学位